煙草在線專稿 最近,網絡上各種關于公務員抽煙要罰捐款的議論紛紛揚揚,各種說法不一。
抽個煙還要罰捐款?到底是罰還是捐?小編一臉懵逼~
原來,在4月份的時候,安徽臨泉縣發布了一個最新“禁煙令”,要求全縣所有公務人員在工作期間禁止吸煙。如有違規,第一次違規需要捐款200元,第二次500元,最高捐款1000元。所捐款項匯入縣扶貧基金會。此外,違規者還被要求公開檢討,甚至在當地電視臺曝光。
真是夠嚴的!媒體稱,臨泉此次發布的“禁煙令”為安徽全省最嚴,甚至在全國也是最嚴的。不少煙民也指“管得太嚴了”。具體嚴在哪呢?
·禁煙對象除了各機關單位的公務人員,還包括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的職工、各村鎮干部。
·所有公務員都要簽訂“工作期間堅決不吸煙”的《承諾書》。
·違反規定吸煙者要公開檢討,并在當地電視臺進行曝光。
·公務員執行“禁煙令”情況要納入績效考核,并設置檢查組和舉報有獎。
Oh mygod!這是一場禁煙的革命嗎?檢討,曝光,考核,承諾書….還有村干部!
若說達康書記一心追求GDP,那臨泉政府就是不顧一切要出控煙業績啊!
這樣的禁煙令,臨泉想不出名都難了!講真,小編以前從來不知道還有臨泉這么個地方。這下,這個小縣城一下子就名揚千里了。引發人們熱議也就在所難免。
支持點贊的就不多說了。作為一個遵紀守法的文明的公民,小編也是支持和贊同禁煙的,而且一直在呼吁要“文明吸煙”,所以辦公場所禁止抽煙、公務員帶頭禁煙,這是值得學習和點贊的。而且讓公務員來做社會良好風尚的“領頭雁”,擔當社會禁煙的代言人,體現的更是社會管理者對規章制度的敬畏與遵守,關乎黨風政風和政府形象,也避免了某些官場潛規則現象。
然而
這種禁煙的形式和做法真的可取嗎?這才是許多人議論和關心的主要問題。
雖然“禁煙難”是多年來控煙的一個事實,這個最嚴“禁煙令”處理方式確實很有震懾力。但是——
·真的能管住“一把手”吸煙嗎?
·領導干部抽煙,真的有人敢舉報嗎?
·“禁煙令”是否帶有強制性?
·“禁煙令”是否有對公務人員的歧視,或是對其人權的侵犯?
·捐款真的能到扶貧基金會帳戶,作為扶貧用?
……
記者與臨泉負責禁煙舉報調查的“效能辦”了解到,截至目前尚未收到過舉報電話。并表示:效能辦僅負責接收舉報、調查核實,至于吸煙后要求捐款到哪個部門,則不是很清楚,“上面領導定的讓交到扶貧基金,具體在哪里管理還真不知道”。
可見,此禁煙令在執行上是否真正落實好每項措施還有待考究,是否依舊只是“雷聲大雨點小”,或者只是搞“一陣風”?所謂的嚴治,是否有長效機制,能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
另外,捐款是否依據自愿,還是有強制措施,這到底有沒有涉及到對人權的侵犯,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我們一直呼吁要“理性控煙”。理性,首先就是要從理智、人性化的角度出發,通過灌輸人們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加以人性化的控煙配套設施,引導人們主動“文明抽煙”或戒煙。
然而,臨泉最嚴禁煙令要求在8小時工作時間不能吸煙,感覺簡直是太難了!尤其是對于一些抽了幾十年的老煙民來講更是困難萬分。規定有些偏執,其實可以循序漸進的慢慢培養公職人員的良好作風和習慣。
其實煙民只要做到文明抽煙,不危及和影響到他人,非煙民都是能體諒和理解的。
北京出臺的最嚴禁煙令之所以收效不錯,在于禁煙令要求某些特殊場合禁煙。臨泉禁煙初衷是好的,但是應改變方式,如果要求辦公場所、服務窗口不允許吸煙等,或許效果會更好,更人性化,也更便于將禁煙令執行下去,而不至于讓它成為一紙空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