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曾被一度呼之欲出的“史上最嚴控煙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于2015年6月1日起實施,至今已滿3年。
自2015年6月1日起,北京市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共監督檢查各類控煙場所299622戶次,處罰單位1549戶次,處罰個人7396人次,共罰款472.5萬元。5000家監管單位參與36次培訓,近萬名控煙志愿者加入控煙隊伍。
三年來,成人吸煙率為22.3%,吸煙人群約399萬,比條例實施前下降了1.1%,吸煙人群減少了約20萬。三年來,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共提供簡短戒煙干預服務1981萬人次;61家醫院開設了戒煙門診,其中有10家達到規范化戒煙門診標準。能提供全面戒煙服務的29家戒煙門診共開展首診5635人,藥物服務5456人次。北京12320戒煙熱線提供服務53507人次。
與此同時,北京市加大控煙管理力度,目前全市共有首都控煙志愿者近15000人。2017年控煙合格率為95%,比《條例》實施之初的77%有了較大提升。合格率較高的前三位是醫療機構、學校和賓館。
另外,據了解,現在國際上有55個國家和地區實施了全面無煙的立法。
縱觀以上,北京這三年,控煙成效在“數字”上看確實很“好看”,可是,實際的控煙效果到底如何?想必,也只有老百姓才能深有體會。
條例規定北京“帶頂帶蓋”公共場所100%禁煙。反正筆者出入“帶頂帶蓋”的區域時,也完看不到“100%禁煙”,反倒是吸煙者總是在“吞云吐霧”中。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正是因為這樣趨于嚴苛的條例,對于吸煙者很難遵守,對于監管部門很難監管,對于執法部門更是很難執法。
一般來說在中餐館、KTV、網吧,寫字樓等場所,吸煙現象都很常見。在吃飯、K歌,上網時,經常會看到臨桌的男子逍遙地抽著煙,談笑自若的樣子?;蚴?#xff0c;在包間的時候,總會隱隱聞到附近傳來的煙味兒。在寫字樓更是有無處不在的煙味兒,煙味兒的源頭一般是樓梯間。樓梯間,都會寫著“禁止吸煙”,但是,這里都會給你放一個煙灰缸……
在此類場合吸煙的人,絕大部分是不清楚控煙條例的人,因為就算北京已經控煙三年,也不是盡人皆知。另外一部分人,也許就是做不到“文明吸煙”的人群。另外一個痛點是:正因為北京“帶頂帶蓋”公共場所是100%禁煙的,所以此類現象是很難避免的。
目前,全國僅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是全面推行室內全面禁煙的,這樣的控煙條例真的好嗎?我們難道不該思考一下它本身的難點嗎?當吸煙者不敢在公共場所吸煙時,都跑樓梯間即消防通道、廁所等地去吸煙了,那么,這種做法不會引起更嚴重的隱患嗎?如果,在室內公共場所、辦公場所等地都可以合理地設置吸煙區,這樣,吸煙者可以在較為安全的環境吸煙,是否比在消防通道、廁所當作吸煙區要安全一些呢?
控煙,要理性,理性就要“疏堵結合”。一味的“堵”,堵得不給吸煙者一點人權和尊嚴,那勢必會適得其反。
凡事都能做到“剛剛好”的地步,合情合理,就是最完美的狀態。
那么,什么是“剛剛好”的狀態呢?筆者認為,“剛剛好”就是,跟隨城市控煙的節奏,給予一些人性化的關懷,在控煙大環境下,配套設施可以及時跟上,確保大部分吸煙者的權益,讓吸煙者感覺到他們的人權是被尊重的。
希望城市控煙的腳步可以越走越遠,控煙可以越來越理性,為了控煙這份艱巨的任務,也要將“理性”進行到底!
延伸閱讀
據報道,中國控制吸煙協會近日表示,未來煙草鏡頭比例應進一步下降。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在2007―2017年連續10年監測,目的是評估影視片中煙草鏡頭現狀。近十年來,影視作品中的煙草鏡頭總體情況有所改善。既然談到此事,我們就不得不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怎么做的——
澳大利亞
煙草鏡頭沒有在澳大利亞的電影中完全禁止,只是絕對不能有煙草廣告性質的鏡頭出現。澳大利亞目前在影院中上映的電影中,只有8%是澳大利亞本地產的,而其他大部分來自好萊塢、寶萊塢或中國。這就意味著限制煙草的鏡頭在電影中出現是一個全球化問題。
俄羅斯
俄羅斯對于影視鏡頭的社會示范效應極為重視,影視作品中會嚴格限制煙草鏡頭的出現。如果電影中有吸煙鏡頭,則必須伴有相應的公益廣告??梢姸砹_斯也是比較人性化的,而不是一棒子打死的狀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