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普法宣傳教育,增強未成年人自覺抵制虛假宣傳、不良誘惑的意識,營造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
2023年5月22日,在國家煙草專賣局記者見面會上,就如何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國家局專賣司司長李保江明確表示,將在持續加大清理打擊力度的同時加強普法宣傳教育,全力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筑牢“思想堤”,織密“立體網”。國家局高度重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近年來,通過持續加強普法宣傳教育,凝聚社會廣泛共識、匯聚“未保”社會合力,著力構筑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的堅強屏障——
關鍵詞
“公益視頻”“宣傳到位”
“你賣電子煙給未成年人,誰都可以管!”
“網上買不到,想從我這蒙混過關,沒門!”
自2021年暑期始,3部從不同視角詮釋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普法公益短視頻引發網友關注,線上播放量超千萬次。多家中央和地方媒體網站相繼轉發,并成為多地“開學第一課”內容。
這3部短視頻,皆由國家局專賣司策劃拍攝,是當年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守護成長”專項行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在長期護“未”實踐中,國家局深刻認識到,在嚴管嚴治向未成年人售煙違法犯罪行為同時,著力營造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至關重要。因此,在近年來開展的系列護“未”專項行動中,國家局皆把普法宣傳教育作為重要內容,重視標本兼治、綜合施策。
2018年8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煙草專賣局聯合印發《關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的通告》,明確把“未成年人吸食電子煙存在重大健康安全風險”“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社會各界共同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作為通告主體內容。
2021年,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開展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守護成長”專項行動,在加大涉煙違法行為查處力度的同時,強調“更加注重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要求宣傳教育到位、預防保護到位、查處監管到位。
宣傳“未保”意義、報道行動成效、曝光典型案件……國家煙草專賣局政府網站開辟“守護成長”專題專欄,各地煙草專賣局通過地方新聞報刊、公眾號等多渠道報道行動成果,擴大專項行動社會知曉度。
“系列普法宣傳教育舉措的實施,引發了社會公眾對專項行動的高度關注,引起保護未成年人的廣泛共鳴和支持,為構建政府支持、部門推動、學校、社區和家庭配合的協同治理體系奠定基礎。”國家局專賣司互聯網涉煙監管處相關負責人如此表示。
關鍵詞
“進校園”“進網點”“進社會”
2022年2月,公安部、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教育部聯合組織開展清理整治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嚴厲打擊涉電子煙違法犯罪專項工作。“強化宣傳教育”成為專項工作三大重點之一。
如何強化宣傳教育?四部門給出了詳細指導意見——
重點加強中小學生宣傳教育,增強未成年人識別抵制電子煙意識和能力;加強售煙網點法律宣貫,引導教育電子煙經營者嚴格落實警示標志設置和身份證件核驗規定;加強禁煙科普宣傳,讓“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成為清晰社會共識;加強對典型案例的曝光,堅持以案釋法、以案示警、形成震懾;鼓勵群眾積極舉報,對查證屬實的給予獎勵。
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上述意見,為匯聚“未保”社會合力奠定堅實基礎,也成為各級煙草專賣局持續加強“未保”普法宣傳教育的行動指南。
專項工作中,國家局聯合公安部門面向全國中學生開展網上電子煙問卷調查,共回收問卷201萬份;以中小學生宣傳教育、售煙網點法律宣貫和社會面科普宣傳為重點,通過張貼標語、制作展板、簽訂倡議書、線上推送視頻和信息、校園宣講等形式展開普法活動;推動電子煙零售戶全面張貼未成年人保護警示標識、落實明示承諾及年齡核驗措施;推動形成煙草、公安、市場監管、教育、衛生健康等有關部門的監管合力……
全方位宣傳教育,織密了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的“立體網”,營造了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
關鍵詞
“主流輿論”“治理公告”“公益廣告”
“打擊網絡違法售電子煙行為,保護未成年人免受侵害!”
2023年1月5日至7日,北京市許多學生家長的微信朋友圈里,都彈出了這樣一則普法公益宣傳。
這是國家局在開展“守護成長 你我同行”打擊網絡違法售煙行為主題宣傳活動中制作投放的普法公益廣告,選取北京市進行重點投放,有效觸及用戶492萬人次,是國家局推動普法宣傳教育走深走實的又一嘗試。
進入常態化監管階段后,市場上出現了“奶茶杯”“可樂罐”等造型卡通、果味口感的非法電子煙,誘導未成年人吸食,嚴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嚴厲打擊,堅決整治。國家局在全國范圍內發起“奶茶杯”“可樂罐”等非法電子煙專項治理工作。與此同時,深化普法宣傳教育,著力形成對涉電子煙違法犯罪的強大震懾力和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的社會合力。
做強主流輿論。國家局黨組明確要求加強宣傳、主動發聲,辦公室、專賣司等部門積極協調行業內外媒體進行報道。行業媒體率先刊發“奶茶杯”“可樂罐”案件偵辦報道,釋放了依法嚴格監管信號;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日報》等多家中央媒體接續發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高密度的正向報道。短短數天內,全國382家新聞媒體和18000余個自媒體賬號進行報道、轉發,全網閱讀量突破4.2億,營造了全社會關愛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輿論氛圍。
創新方式方法。面對監管“新”挑戰,國家局專賣司拓寬視野、開闊思路、以“新”制“新”,持續探索有效普法宣傳教育路徑。加大與互聯網平臺合作力度,聯合微信團隊于今年5月29日發布關于微信個人賬號發布違禁品營銷信息的治理公告,對微信個人賬號發布涉煙違規信息、違法銷售煙草專賣品及電子煙產品行為進行治理,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特別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從拍攝視頻到投放廣告,從校園到家庭,從經營者到社會公眾,在國家局一次次普法宣傳教育的探索和實踐中,“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煙(含電子煙)”的社會共識在一點點匯聚,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力量在一天天增長。
守護成長,你我同行。攜手護“未”,我們一直在路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