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創新主體地位?積極搭建發展平臺
青海省海東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根據省局“建立完善科技創新機制、加快創新工作平臺建設、積極推進多維度創新”的目標要求,堅持高點起步,高位謀劃、高效推進,搭平臺、建機制、抓落實,為創新工作開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高點起步,搭建創新發展平臺。明確多樣化創新平臺建設思路,成立市局(公司)創新工作室及縣級局創新小站,完善區域創新主體。同時借以行業對標結對政策契機,與安徽省馬鞍山市局(公司)開展結對共建工作,進一步打通產學研交流的深度與廣度,為孵化更多創新項目、打造活力迸發的創新高地提供了平臺保障。目前,共建幫扶活動全面覆蓋市局、縣級局兩級管理主體,涉及17個部門、單位,雙方已合作推進2項管理創新項目。通過馬鞍山市局的合作幫扶,市局(公司)對標指標提升率達到92.86%,其中8項指標位居全省前三。
高位謀劃,完善創新體系建設。市局(公司)以管理診斷堵點問題為突破口,構建全市系統“3+4+1”創新管理體系。以調動各業務領域參與積極性,打通各業務領域互聯通道為目標,建立組織策劃組、項目攻關組、融媒宣傳組三個創新主體,確定創新沙龍、創新研討、創新培訓、創新項目四種創新活動單元,采用“聽證會”模式搭建創新改善平臺,全面推進各層級創新管理工作持續發展,創新發展格局逐步成型。
高效推進,完善創新管理機制。以目標為引領,突出質量意識、精益意識,將流程管理、精益管理、科技創新管理等與業務有機融合,引導全體干部職工加快自主創新意識轉變,推動全員創新、全面創新。修訂印發《全市系統創新工作室管理辦法》《QC小組活動管理辦法》《合理化建議管理辦法》提供制度保障,大力開展創新項目,暢通職工合理化建議通道,科學編制《全市系統對標指標庫》,形成“自上而下、分層支撐、全程對標、全員改善”的全方位覆蓋的“三層三類多維”對標運行體系,科學有效的保障機制破除了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
持續激發創新活力?大力培養創新人才
市局(公司)始終堅持“學習+實踐”相結合,加強創新人才和青年人才培養,不拘一格發展人才、使用人才,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氛圍,激發創新活力。
創新氣氛日趨濃厚。全市系統開展年度創新項目立項、引進課題項目評審,組織召開QC活動成果、精益課題成果發布,讓不同類型項目同臺競技,各領域業務百花齊放、異彩紛呈,營造了創新活動“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全體干部職工創新熱情得到有效激發。
創新動能持續增強。以“以需定培、以培促學”的機制為抓手,豐富培訓內容,拓寬培訓方式,開展師帶徒、網絡課程等培訓活動。以創新知識為先導,先后舉辦精益六西格瑪、管理創新知識運用等培訓班,組織青年人員積極參加省質協質量管理小組、質量信得過班組培訓,持續激發全員創新內生動力。截止目前,市局(公司)共開展5次創新管理培訓活動,參與培訓人數每次10-30人,全市系統創新工作室人員培訓覆蓋率達到92.3%。
人才匯集百舸爭流。圍繞“隊伍能力提升”的建設目標,各領域人才積極參加各類競賽,在營銷、專賣技能競賽中獲得團體一、二等獎。多人獲得行業、省級技術能手稱號,眾多高素質人才齊聚一堂,為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高效能治理、造就高素質創新隊伍提供人才保障。
創新動能加速釋放?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向科技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市局(公司)主動融入青海煙草高質量發展大局,圍繞卷煙營銷、專賣管理、綜合管理等中心工作,堅持創新驅動引領,持續挖掘創新潛能,聚焦特色鮮明、要素聚集、活力迸發的要求,加快推進項目立項、過程管理,加大成果轉化、推廣及引進引用力度。各主營業務領域持續利用課題研究成果豐富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手段,創新成果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驅動作用有效發揮。
“十四五”開局以來,全市系統已開展QC課題12項,精益課題7項、科技創新項目2項,管創課題參與率達到24.8%,2021年,《基于預算定額標準體系改進的全面預算閉環管理研究》被評為“全省系統精益管理優秀課題”,《對標工作規范》被評選為全省系統“十佳流程(標準)”,《提高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執行率》獲得全省系統優秀QC成果一等獎。近年來,全市系統每年均有兩至三項的課題成果在全省系統獲獎。市局(公司)連續三年在全省質量管理小組成果發布會中獲得優秀組織獎。創新驅動,激發了高質量發展的無限潛能,匯聚了高素質隊伍的強大合力,創新成果遍地開花。
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下一步,海東市局(公司)將繼續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系統謀劃推進創新工作,注重成果應用,推進管理融合,全面提升企業群眾性創新活動實效,在開拓與創新的道路上踔厲奮發,勇毅前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