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構建煙草專賣現代化監管新格局,切實推進高效能治理,作為國家局專賣管理APCD工作法試點單位,近年來,山東省泰安市煙草專賣局按照分析、計劃、檢查、處理的工作步驟,實施針對性市場監管,進一步規范走訪與執法流程,提升了市場檢查效率,逐步構建出“工作配合銜接、層級管理負責、流程操作閉環”的總體框架。
為落實山東省局改進零售市場分析模型的要求,提升監管精度,提高訂單分析和市場檢查環節工作質量,泰安市局新一屆黨委堅持“一茬接著一茬干、一錘接著一錘敲、一張藍圖繪到底”,引導專賣隊伍優化升級APCD工作法,持續推進市場監管向精細化、科學化、信息化轉變。
打通數據壁壘 精準研判分析
去年,泰安市局領導班子在基層調研時了解到,市場檢查存在著“掌握的數據有限、事前分析能力不足導致檢查目標不明確、檢查行動效率不高”等問題。
針對問題,泰安市局專賣科迅速行動,深入細致走訪轄區市場,并組織專賣人員、營銷人員、零售戶開展座談,傾聽聲音、了解需求,進而確定了“升級APCD工作法,提前獲得有效數據,切實提升市場檢查效率”的工作方向。
在數據分析模塊,攻關團隊改變了以往以分析訂單數據為主的傳統模式,注重對異常數據進行分析預警,進一步拓寬財務、配送分析維度,增加針對零售環節銷售數據的分析。
在專賣環節,他們重點圍繞案發集中區域、單戶違法特征、涉案卷煙品牌規格等維度開展分析;在營銷環節,重點打通相關系統數據通道,保留有效分析維度;在財務環節,重點對結算異常現象開展分析,并對異常零售戶重點關注;在配送環節,重點分析送貨后卷煙的銷售情況,重點關注送貨后短時間內動銷出現大幅變化的卷煙牌號。
“身處大數據時代,僅僅依靠人力進行分析事倍功半。”泰安市局專賣科負責人介紹,“因此,我們的專賣人員與信息管理人員通力協作,打通專賣、營銷、零售、內管、配送、財務6組數據鏈路,破除系統之間的數據壁壘,實現跨業務部門、跨系統的多網業務交互,構建起集6大類12種分析方法32個分析維度于一體的分析、研判、預警數據庫——‘泰慧管’APCD工作平臺,有效解決了數據整合難、共享難、利用率低、分析結果運用不充分等問題。”
強化數據應用 精準實施監管
分析升級也帶動了計劃環節工作升級。
“泰慧管”APCD工作平臺的后臺數據分析結果能夠直接推送至各縣級局預警任務池,所以各縣級局專賣稽查中隊在制定市場檢查計劃時,只需根據平臺上顯示的“異常標簽”就能快速定位異常區域并迅速排查異常原因,實現了后臺分析結果的實時推送和前臺計劃的快速識別,讓計劃制定變得更有針對性。
為使檢查過程更為高效,泰安市局建立了與公安、市場監管、郵管、鐵路等多部門聯動的多元協同處理機制,努力將數據分析應用成果轉化為精準的打擊合力。
在末端經營環節,他們與其他執法部門對轄區市場開展聯合檢查;在物流寄遞環節,及時將涉煙案件移交郵管部門處理;在長途運輸環節,重點配合鐵路公安部門查處無證運輸等涉煙不法行為。
APCD工作法的升級,帶動了泰安市局專賣管理工作質量的整體提升。
在市場監管方面,泰安市局探索建立了縣級局“四員研判+職能科室研判”兩級分析機制,對預警信息再分析、再研判,明確監管重點,解決了“查哪里、何時查、怎么查”等難題;在不法行為識別方面,依據地域、零售戶、不法煙販的特點進行科學研判,總結預警信息特點,對違法違規人員進行畫像,編制8項識別標準,為快速識別違法違規人員提供有力參考。
以泰安肥城市局近期查辦的涉假網絡案件為例。專賣人員根據“泰慧管”APCD工作平臺推送的異常信息線索,重點對“異常標簽”特別集中的零售戶開展分析,認為其存在售賣假煙的嫌疑。肥城市局聯合相關部門深入排查,繼而將采集到的涉假嫌疑人員信息與后臺存儲數據、轄區物流數據進行智能匹配,從而迅速掌握了涉假嫌疑人員活動軌跡,并取得了一系列涉假證據。肥城市局聯合公安部門成立專案組,跨越山東、天津、廣西、福建等多地聯合作戰,最終成功實施收網行動。該案涉案金額400萬余元,涉案人員中11人被刑拘、3人被逮捕。案件的破獲有效打擊了制假售假分子的囂張氣焰,鞏固了來之不易的市場監管成果。
“APCD工作法升級運行以來,泰安市局逐步探索出了一條‘前臺+后臺’的市場監管道路,打通并完善了數據分析渠道,使得專賣稽查人員可以最大限度利用‘泰慧管’平臺推送的數據,精準鎖定異常目標,有效提升了市場監管的專業化、精準化水平。”泰安市局局長靳新表示,“問題指向更為明確、信息化手段更為普及、聯動處置更為高效的精準監管模式已在泰安市場落地生根。”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