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前瞻網報道
控煙政策覆蓋面繼續擴大,雖部分國家和區域的卷煙消費量下降,但全球吸煙人口仍在增加。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發布的主題為監測煙草使用與預防政策《2017年全球煙草流行報告》顯示,當前全球控煙政策的覆蓋面繼續擴大,全球共有121個國家共47億人口(全球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受到控煙政策的影響,目前仍有74個國家共27億人未受到控煙政策的覆蓋。此外,雖然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卷煙消費量有所下滑,全球卷煙消費的增速放緩,但全球吸煙人口數量仍在不斷增加。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的《2000年-2025年吸煙趨勢全球報告》指出,吸煙和被動吸煙是導致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發作的主要因素,盡管全球煙草使用率已從2000年的27%降到2016年的20%,但每年仍有700多萬人死于煙草,其中每年全球煙草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約300萬例。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2000年以來全球男性和女性的吸煙率均有所降低,但吸煙人數仍在增長。具體來看,全球15歲以上的男性吸煙率從2000年的43%下滑到34%,而女性吸煙率則從2000年的11%下滑到6%。從吸煙人數的規模來看,目前全球共有11億成年煙民以及至少3.67億無煙煙草吸食者。此外,全球還有大約2400多萬名13歲-15歲的青少年吸食煙草,另有1300多萬名青少年使用無煙煙草制品。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國際社會在減少煙草需求和煙草導致的疾病和死亡方面進展緩慢,全球吸煙率下降速度十分緩慢,此外,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吸煙率下降速度低于高收入國家。按照目前的進度,將有許多國家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到2030年將因非傳染性疾病而過早死亡的人數減少三分之一的承諾。
為了應對煙草流行全球化,世界衛生組織制定了《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該公約是第一個全球性的公共衛生條約。公約旨在解決一些導致煙草流行的原因,包括跨境影響的復雜因素,例如貿易自由化和外國直接投資,跨國界的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以及煙草制品非法貿易。
公約生效于2005年2月27日自40個國家予以加入、批準、接受或核準后第九十天起生效。自從公約生效起,由于履行公約規定的各項義務,締約方在煙草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目前《公約》共有181個締約方,覆蓋了世界90%以上的人口。
世界衛生組織還積極推動《消除煙草制品非法貿易議定書》簽訂生效。按照2012年通過該議定書時的約定,《議定書》需要40個締約方可生效,《議定書》將在第40份文書被保存后第90天起生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發布的情況,隨著2018年6月27日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批準,《議定書》生效的條件得到滿足。目前,議定書締約方數量已經達到47個。
《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提出的減少全球煙草需求和供應的措施中,實踐最多的是制定戒煙規定和制定稅收政策,全球普遍存在大眾媒體宣傳過少問題。
據統計,在全球煙草控制締約方實施煙草稅收政策的國家中,稅率在63%-90%高稅率的國家數量占到了56%;實施31%-63%稅率的締約方數量也占到了23%;31%以下稅率的締約方數量占比為21%。
除世界衛生組織外,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采取了相應的控煙措施。各個國家和地區也有相應的煙草控制政策。全球范圍內,煙草控制取得一定成績但不達預期。
全球控煙措施將愈發嚴厲,新型煙草制品監管政策日趨嚴格
據國家局、北京市局(公司)、福建中煙、國家局經濟研究所共同發布的《2017年世界控煙履約進展報告》判斷,目前《議定書》的批準和生效已經入關鍵時刻,未來新型煙草制品監管政策將日趨嚴格。
新型煙草制品在全球范圍內愈發受到關注,對于新型煙草的監管也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個重要議題。據統計,目前有超過30個國家銷售或計劃上市新型煙草制品,未來還將在出現在更多國家煙草市場中。
據了解多國政府制定了相關的新型煙草或支持或打擊的政策。例如,澳大利亞禁止銷售電子煙和加熱不燃燒等新型煙草制品。奧地利、芬蘭、匈牙利、立陶宛、波蘭和西班牙等歐盟國家根據新《煙草產品指令》要求,全面實施限制電子煙在線銷售的禁令,斯洛文尼亞正在計劃中。在柬埔寨、阿聯酋和約旦等國,電子煙的銷售和使用被完全禁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