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LED大屏幕上。
999997、999998、999999、1000000!
伴隨大屏幕上“1000000”數字的出現,現場彩帶騰空而起,掌聲經久不息,寄托著2萬名山東中煙職工重托和希望的第100萬箱“泰山”品牌卷煙正式下線。
2011年“泰山”第100萬箱下線
1000000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數字背后,是幾代煙草人為“泰山”品牌崛起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從2000年“泰山”品牌突破1萬箱到如今的年產100萬箱,11年的時間,“泰山”品牌走過了一段激動人心又催人奮進的傳奇歷程。
初露崢嶸
1992年,當時的青島卷煙廠決策者敏銳地捕捉到高檔卷煙市場的空白,決定恢復此前在山東省內有著較高美譽度的高檔品牌“泰山”卷煙的生產,并明確定位,從內在品質到外觀設計都力求卓越,追求高質量、高檔次、高品位,吸味要清香、濃郁、純正,包裝設計要精致、美觀、清雅。
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籌備,1995年12月16日,“泰山”卷煙正式恢復投產。當時的青島卷煙廠上下高度重視,從生產工藝、研發和質量管理等多個方面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這款凝聚了無數人心血的“泰山”卷煙在推向市場后,迅速填補了山東省內高檔煙的空白,占據了省內高檔煙的主要市場,并行銷全國多個省市。“泰山”1996年產銷量近千箱,憑借其醇香的吸味和高雅的包裝,在中國高檔卷煙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為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到2000年,“泰山”用不到5年的時間,年產銷量突破10000箱。不過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泰山”品牌始終保持著緩慢的增長速度。
突破高端
2006年,山東中煙順利完成管理體制改革。公司通過資產、品牌、采購、銷售“四統一”,形成了一個年產規模近240萬箱的大型企業集團,下轄濟南、青島、青州、滕州四家卷煙廠,將軍、頤中兩大集團,中魯、惠豐、瑞博斯三家公司,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優化資源配置,發揮計劃、品牌、市場、管理和資金等方面的競爭優勢,全面提升了山東煙草工業的整體競爭實力。“泰山”品牌也在此時成為山東中煙旗下的高端卷煙品牌。
然而在2006年國家煙草專賣局公布的全部卷煙牌號產銷存排名中,“泰山”品牌只排名第148位。嚴峻的現實讓山東煙草人不得不重新審視“泰山”品牌乃至山東中煙的發展思路。
山東省煙草工商雙方經過討論之后,共同研究確定了“泰山”卷煙的發展定位,出臺了“泰山”卷煙品牌三年規劃,加大了品牌研發培育力度,最終確立了“做精泰山、突破高端”的新思路。山東中煙經過近一年的精雕細琢,集山東人文、自然之精華,現代科技之精髓的高檔卷煙“泰山(儒風)”,于2007年12月26日在青島卷煙廠順利下線;隨后,“泰山(望岳)”也在青州卷煙廠改造完成并推向市場,這兩款卷煙承載著山東中煙人的厚望,開啟了高端品牌發展的新征程。這兩款卷煙在2008年走俏山東省內市場,并迅速在上海、廣東、青海、黑龍江等15個省市、55個市場成功上市。
2008年5月13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局長姜成康到山東煙草調研,在談到“泰山”卷煙品牌的發展時指出,作為一個企業,特別是工業企業,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品牌發展戰略,如果品牌發展戰略定不下來,企業的發展戰略就是一句空話。對于山東中煙來說,關鍵是怎樣突破高檔煙,即一、二類卷煙。山東中煙確定高檔煙要做“泰山”品牌,方向已經明確。
2008年的7月,國家局公布行業前20名全國性卷煙重點骨干品牌評價結果,將“泰山”品牌在內的10個品牌視同前20名全國性卷煙重點骨干品牌進行考核。這是國家煙草專賣局給“泰山”品牌難得的發展機會。
就在全體“泰山人”意識到時間緊迫的同時,又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傳來:在2008年7月召開的全國煙草專賣局長、公司總經理座談會期間,姜成康局長在談到山東煙草工業工作時,再次定音:“一定要把‘泰山’煙做好!”
“一定要把‘泰山’煙做好”,這讓沉寂多時的山東中煙沸騰了。山東中煙迅速發出號召:全系統要統一思想認識,全力培育“泰山”,要把培育“泰山”品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09年1月,“泰山”家族的又一新品——5毫克低焦油清香型烤煙“泰山(樂章)”邁向齊魯大地和省外市場。“泰山(樂章)”甫一投放市場,就呈良好態勢。
乘勢而上
2009年11月,山東中煙新一屆黨組成立之初,就對“泰山”品牌發展上水平提出明確而具體的要求:“泰山”品牌的內在質量要有特色,外在形象要趕競品(競爭對手),增長幅度要勝競品。在新一屆黨組帶領下,2009年年底,“泰山”產品規格布局更加完善,價位覆蓋更加廣泛,市場競爭力顯著提高,全年銷量突破20萬箱,山東中煙拉開了“泰山”崛起的帷幕。
正當“泰山”邁出崛起的第一步時,2010年1月全國煙草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姜成康局長在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532”、“461”品牌發展目標。
很顯然,“532”、“461”不是針對某家企業、某個品牌的“淘汰賽”,而應當視作全部卷煙品牌的“運動會”。
在“532”、“461”品牌發展盛宴中,“泰山”品牌該怎么辦?這成為以韓林為首的新一屆山東中煙黨組亟待解決的問題。時不我待,很快,山東中煙做出了明確的解答——“上、變、拼”。
“上”,就是要在品牌培育、原料保障、技術創新、生產制造、基礎管理、多元化管理、隊伍建設、文化建設八個方面上水平;“變”,就是要轉變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拼”,就是要拼智慧、拼毅力、拼時間!
號召一經發出,山東中煙上上下下立刻行動起來。各部門、中心、卷煙廠、集團及直屬公司圍繞工作目標,高標準、嚴要求、快節奏、高效率地開展工作,“上、變、拼”的“精氣神”在全系統高漲。
半年后的2010年7月,山東中煙明確提出,要以培育“泰山”品牌為核心,高調唱響“我們就是泰山”主旋律,力爭2015年實現企業“3286”、“泰山”品牌“246”目標,打造具有風格引導力、技術支撐力、品牌擴張力、文化吸引力的“泰山”卷煙品牌,為中國卷煙品牌的發展貢獻力量。
對于爬坡中的山東中煙,明確了做“泰山”這一目標后,從此心無旁騖,更加專注地投入到品牌崛起的工作中去,以“上變拼”的精神唱響了“我們就是泰山”主旋律!
全力以赴
在“上變拼”精神的指引下,山東中煙廣大干部職工圍繞“泰山”品牌培育,高標準、嚴要求、快節奏、高效率開展工作。
為保證原料質量,山東中煙秉承“煙田是第一車間”的理念,多管齊下,積極探索工業主動參與、深度介入煙葉生產的新路子,確定了進一步彰顯清香型煙葉特色,提高濃香型煙葉品質,逐步實現“風格表現突出、特色方向清晰、品質特征明顯、配方作用獨特”的煙葉特色化目標,不斷對煙葉采購布局進行戰略性調整,把煙葉采購區域向自然條件好、生產水平高、煙葉品質優、有效供給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煙葉產區轉移,并在煙葉生產的“良區”、“良種”、“良法”上進行了積極探索,采購集中度、優質煙葉采購量和庫存儲備保障能力迅速提升,“泰山”品牌所需原料保障能力大大增強。
為提升生產制造水平,山東中煙在省級公司層面首家上線運行ERP系統,在所轄卷煙廠進行了數字化工廠建設改造,建起濟南、青島、青州、滕州四家具有一流科技實力和現代化生產能力的工廠,全面實現了卷煙制造大生產格局,增強了山東中煙的市場競爭力。各卷煙廠把“質量”作為企業賴以生存的核心要素,不斷夯實質量管理根基,從傳統的結果、工藝控制,逐步轉變為過程、參數等在線細節控制,精細化加工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為提升生產保障水平,山東中煙廣大一線職工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完善設備保障體系,積極引進新設備新工藝,以精準的工藝參數、保養的標準化保障設備的有效運行,同時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在公司上下實現了信息貫通,生產管理借助信息化平臺實現了由職能管理向流程管理轉變,信息傳遞的實時性、準確性大大提高,產品均質化生產得到有效保障。
技術創新是品牌發展的源泉,是“卷煙上水平”的核心。公司充分發揮技術創新的核心作用,明確技術創新的目標和方向,著力實現原料研究、產品研發、基礎研發、技術管理、技術保障等方面全面上水平,積極推動山東中煙“卷煙上水平”。現在山東中煙技術中心擁有辦公和科研場所20000余平方米,有原子吸收光譜儀、自動分析儀、氣相色譜儀等先進實驗儀器100多臺(套),研究人員166人,其中博士4人、碩士20余人,具有高級職稱20人、中級職稱117人,截至2010年年底,共擁有295項專利,科研水平和條件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一年多來,山東中煙狠抓管理工作,不斷加強標準化體系建設、信息化建設、管理體系建設,注重發揮人才作用,培養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關鍵時打贏硬仗的干部職工隊伍。
強勢出擊
在2011年年初山東煙草工業工作會上,公司總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