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轉自《中國煙草》 “每年我們都會對近50名擔負煙葉采購任務的一線員工進行業務培訓,上半年培訓主要針對上一年度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并介紹當年煙葉生產形勢、需要業務人員關注的重點生產環節等;下半年主要圍繞煙葉調撥工作的一些具體內容來開展。系統的業務培訓能將煙葉工作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傳達至基層員工,并有效推進,譬如,如何更好地實施煙葉一生管理,如何開展煙葉訂單生產試點等等……”采訪一開始,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煙草集團)采購中心基地管理科科技管理員唐宇就告訴記者。目前上海煙草集團正著手籌劃新一年的培訓班工作,2012年,“中華”的優質原料保障將再上新水平。
打“陣地戰”
“做中國人自己最好的卷煙”,肩負著這個使命的上海煙草集團可以說面臨著重重的壓力。
可以說,從“中華”創牌之初,煙葉原料就是制約其自身發展的一個瓶頸問題,如何尋得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原料供應途徑,一直是上海煙草集團尋求突破的方向。
在計劃經濟年代,保證“中華”生產是一項政治任務,因而原料問題都在國家計劃下組織調撥。要求4C(煙葉42個等級中前4個等級煙葉的簡稱)標準的“中華”原料可以得到有效保障。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華”也隨著經濟體制改革浪潮走進了市場的大門,煙葉原料供給成為嚴峻挑戰。上海煙草人審時度勢,探索出一條破解原料瓶頸之路:與產地公司合作,建立“煙葉原料基地”,深入工商合作,從而保障了原料供應。
發展至今,在國家局提出“532”、“461”品牌發展目標、行業全面推進“卷煙上水平”之時,“中華”也根據自身發展制定了實現“百萬千億”工程的宏偉目標。本欲在“十二五”末全力完成的目標,已于去年提前基本實現,這其中,“煙葉基地”對集團的貢獻功不可沒。
“現在,‘中華’銷量每年都在以20萬箱的速度遞增,突出的問題就是優質原料不足,”上海煙草集團采購中心副總經理蔣國政說道,“所以今后的煙葉工作要以提升‘中華’煙葉資源保障能力為主題,繼續探索現代煙草農業和進一步完善基地單元建設方面的工作。”
談到今年的基地單元建設情況,蔣國政向我們介紹了集團的規劃:全年擬分兩個層次,一是2012年在保持歷年已建成的35個單元的基礎上,新增國家局批復的3個單元,基地單元(烤煙)總數達到38個;二是在國家級單元計劃外,與產區共同建設省級單元,待條件成熟后再申報為國家級單元。
而且,按照國家局要求,上海煙草集團還對基地單元實施動態管理,對煙葉特色彰顯、“中華”原料保障能力較強的單元將適度擴大規模。在建設單元的同時,與產區協商,建立“中華”原料采購圈,擴大“中華”煙葉資源來源。同時積極籌劃晾曬煙基地建設,以保障集團混合型卷煙生產的優質原料供應。
建設“陣地”還要養護“陣地”。煙葉產區是卷煙生產的“第一車間”,上海煙草集團針對各產區存在的實際生產問題,聯合全國相關煙草科研院所,設立科技項目進行研究和攻關,提高煙葉生產水平。
亮“科技牌”
上海煙草集團早就認識到,“原料保障上水平”要求煙葉科技工作要先行,因此必須三管齊下。一是繼續增加煙葉調撥規模,二是優化配方,三是加大科研力度,增加煙葉的可利用率。
2012年上海煙草集團的科技工作有幾大方向。首先是煙葉品種和風格特色彰顯研究上,繼續強化與產地的合作研究,按照2012年全國煙草工作會議精神,確保持續發展的能力。
此外要大力解決生產中制約煙葉“質量與等級結構”問題 ,比如重點解決密集型烘烤中存在煙葉色度差、油份不足、葉片僵硬、含青現象普遍等問題,“只要產地公司有要求,我們全力配合,與科研單位一起研究解決。”蔣國政說。
同時,如何運用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等級合格率和煙葉等級純度,不斷提升煙葉原料工業可用性等問題也被上海煙草集團“提上了日程”。
今年,上海煙草集團計劃推進基地單元“科技農業、精準農業、生態農業”的發展,與相關產區(地)市公司聯手,共建基地單元科技示范園。實施一系列提升煙葉質量的關鍵技術研究,提高工業的引導水平和農業的調控能力,建立一整套適合基地單元生產、彰顯當地特色的煙葉生產保障體系與技術標準體系。
同時還將在13個產區實施有機煙葉的開發,“我們計劃通過小規模的探索性生產,一方面為今后品牌發展作一些原料儲備;另一方面利用生態有機理念,為推動GAP工作深化、提高單元煙葉安全性作一些前瞻性的技術研究。”蔣國政談道。
提高質量一直是煙葉工作的核心目標和長期主攻方向。上海煙草集團采購中心總經理孫平曾說:“煙葉有質量無數量等于零,有數量沒質量也等于零。”
為了更好地建設品牌導向型基地單元,上海煙草集團也在不斷探索基地單元“一生管理”的新模式,即以“中華”品牌需求為核心,以煙葉基地單元為管理對象,涵蓋了煙葉基地單元整個“生命”周期。
這里當然也離不開科技的身影,在一些煙葉基地單元已經開發使用“煙葉生產管理信息系統”,構建從基地規劃至煙葉收購的信息鏈,為今后建立覆蓋煙葉資源一生的完整信息鏈打下了基礎,實現煙葉質量的全程可追溯。
當“急先鋒”
新的年景有新的任務。
2012年全國煙草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堅持以優化結構為中心,切實提高優質原料保障能力。”探索煙葉訂單生產發展方向,深入推進優化結構,加強工商協調配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嚴格控制收購總量,努力實現完全按照品牌發展和工業需求組織生產收購。在去年11月召開的全國煙葉工作座談會議上,國家局安排上海煙草集團在云南、貴州、湖南、山東選擇幾個基地單元開展訂單生產試點。
上海煙草集團已按照國家局“基地單元工作規范”,主動參與、深度介入基地單元建設。“我們將配合產區全面統籌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社建設、優化結構、減工降本、專業化分級、散葉收購、特色優質煙葉開發、GAP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各項工作,共同構建涵蓋煙葉生產、收購、調撥全過程的工商合作協同模式,高標準開展基地單元現代煙草農業工作,提高‘中華’原料產出比例。”當談到今年調撥計劃的時候,蔣國政說,“現在我們更為擔憂的是今年的氣候問題,日前云南、四川在干旱,我們比較著急。”
在做好基地單元建設的基礎上,上海煙草集團還將著力探索訂單煙葉生產試點。
經與相關產區反復協商,2012年,上海煙草集團準備與云南大理基地、貴州遵義基地、山東濰坊基地和湖南郴州基地聯手,開展訂單生產試點,煙葉訂單生產試點工作是一項探索性工作,是基地單元建設上進一步的按照工業需求實施生產的探索。
考慮到煙葉訂單生產不同于一般意義的“訂單生產”和“訂單農業”,這次試點工作,上海煙草集團堅持以“中華”品牌需求為導向,以田間處理不適用煙葉和商業環節調劑補充為抓手,以實現有效供應、滿足需求、穩定煙農收入為目標,大力優化煙葉等級結構,增強“中華”煙葉原料的保障能力。
上海煙草集團還將在國家局下達的政策范圍內,通過調撥價格上浮以體現優質優價,確保煙農利益不受損失、產地公司利益不受損失。
面對“探索訂單生產”的重任,上海煙草集團已經行走在路上,優質原料不足的現狀必將有所改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