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中國有句成語,叫做“亡羊補牢”。說的是古代的一個故事,而家喻戶曉,其內涵便眾所周知,故事雖短,但告訴了兩個方面的道理:一是不要對存在的失誤抱有僥幸心理,理所當然認為失誤產生只是意外,不會再次發生。二是知道錯了要馬上改正,不要一錯再錯,這樣才能防止更大的損失。引入思維安全,說明了疏忽大意,檢查不到位,超前的防控意識不強之害,安全管理工作一點都不能模糊,更不容質疑,必須要從“底線思維”進行全盤思考、判斷,把意想不到的事情想在未發生之前,增強預防工作,不要去追溯后悔事情。
“亡羊補牢”只能是增加對事故的剖析。我們都不希望出現問題而發生事故,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往往也會在意想不到的時間發生,而發生了事故,都要去做一些“亡羊補牢”的事情,什么培訓教育、檢查、處理等等,當然對事故進行認真剖析是很有必要,它不僅是提高安全意識和行為的最佳捷徑,也是通過事故分析,總結教訓,讓事故教訓變成促進工作的“財富”,從中吸取營養得到啟發來改進和完善管理措施,促進以后的管理工作不會重復發生內事的事情,引以為鑒。
筆者認為,抓案例剖析要結合工作實際,引用多方面、多視角事故原本,再現一件件活生生的事故案例作為教材,引入員工思維,注重平時對教訓的總結積累,使員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更多的安全知識,在安全意識上打上深刻的“烙印”,同時更多地發揮“鏡子”的作用,通過學習探討事故案例,在認識、分析、鑒別事故深層次上更加明晰產生問題和存在的原因,讓作業人員從鮮活的事故中去震撼心靈;去借鑒什么是“真”、什么是“偽”、什么是“虛”,不斷地導入思想基礎,促進員工在面對作業那些該做、那些不該做,理性思維若不按章執行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造成什么樣的傷害等等一系列地思考,達到舉一反三之目的,收緊安全這根弦,以免重蹈覆轍類似的事故。所以說“亡羊補牢”只能是增加對事故剖析,治本還需要從源頭上去強化預防。
“防患未然”才是促進安全的標本兼治。出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進行教訓總結,提高預防手段。筆者認為,“防患未然”就是應對怕出事的最好“殺手锏”,也是促進工作標本兼治的“最佳良方”。造成了事故,那肯定是要進行仔細地調查,這個調查也肯定不僅僅是在層面上,肯定是要調查深層次的主觀原因,也要調查影響的間接原因,充分暴露工作上的漏洞,為事后處理、完善找到理由,也為預防漏洞找到需要給與打上“補丁”的措施,所以“亡羊補牢”并不可取,而行之有效的可行之處就是做好防范工作,把防范工作做在前,只有強化有針對性地加強事前防范,才能把隱患消滅在蒙芽狀態下,去避免各類事故的發生,那么就必須要在實施“改”字上下功夫,以糾促思、以思促改,促進工作不斷地向規范的延續。
其實善于查缺補漏也是推進完善的有效管理手段和“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以人為本的良性選擇,而痛定思痛則是“防患未然”的最佳選擇,避免不思進取,“好了傷疤忘了疼”,讓問題在縫隙中趁虛而入。所以注重安全工作紕漏,把工作做扎實、做仔細,不放過任何一個“盲點”、一點“誤區”,就必須以思想作為預控基礎;以行動上的行為作為預防手段,用最大限度地有效管控措施去強化安全管理,提升超前防控意識,為企業、為職責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打破常規,少做“亡羊補牢”之事,多行“防患未然”之舉,我想,在平時的工作中,只要我們大家相互提醒,那怕是簡單的幾句話;那怕是一個不在意的提醒,為了這個“家”,都是我們應該去做的、去想的,更是大家共同希望的,“防患未然”要靠大家的共同行動,標本兼治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安全才常“留”心中,安全才會“倒背如流”銘心刻骨。
新的思維理念不容我們在度去重新審視“亡羊補牢”,而“底線思維”卻給我們劃定了去思考的坐標,在“防患未然”的面前,應該是分分秒秒注安全,天天防范保安全,永遠筑牢安全防線,“亡羊”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