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當前,煙草企業正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解放思想,實干創新,建設更加規范、更富效率的中國煙草企業。其中,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踐行“兩個至上”行業共同價值觀,做到“三個始終”,樹立“五種意識”,讓文化落地、深植,打造有特色、有活力的企業文化,嚴格規范內部管理,激發職工創造力,促進企業科學發展。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管理理論、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從20世紀80年代傳入我國,至今已有20余年。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是凝聚企業團隊的無形力量。它像燈塔,照亮了企業的前進方向;它像旗幟,引導著企業永往直前。正如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先生所言:“國家的富強在于經濟,經濟的繁榮在企業,企業的興旺在于管理,管理的有效在于文化”。針對行業改革發展實際,國家煙草專賣局黨組制定下發了《中國煙草企業文化建設綱要》,中國煙草行業性企業文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新形勢下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提高中國煙草核心競爭力、培育和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內在要求,是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是建設高素質干部職工隊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意義,萬萬不可忽視。煙草企業要以科學發展那觀觀為指導,增強競爭能力,切合企業實際,狠抓隊伍建設,發揮政治優勢,加強組織領導,把企業文化建設搞得有聲有色,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p>
煙草企業要弘揚品牌文化,開展文化營銷。在這一方面,蘋果公司運用產品和品牌文化強化顧客的群體意識和歸屬感的文化營銷方式,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借鑒。蘋果品牌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地強化消費者崇拜蘋果產品的文化體驗,維系了消費人群與蘋果品牌的聯系,而且強化了他們對自己“蘋民”身份的自豪感,鞏固了忠誠消費群。從1998年的iMac,到2001年的iPod,再到iPad、iPhone,喬布斯以自己的行動告訴消費電子行業,這個時代需要“與消費者產生情感共鳴”、“制造讓顧客難忘的體驗”。當產品能召喚消費者情感,它便驅動了需求,這比任何一種差異化策略更有力量。蘋果的產品影響并重新定義了消費群的生活、娛樂和工作行為,甚至影響了消費群的價值觀念和消費文化。從表面上看,文化營銷似乎只是一種營銷方式或手段,而實質上,這是以品牌文化為契合點,從價值觀和消費理念的層面上尋找更好地貼近顧客并貢獻價值的方式。煙草企業需要準確地理解消費者,關注環境與市場的內在變化,無論是從經典悠久的傳統文化中進行挖掘復興,還是借助時尚潮流的社會文化開拓創新,通過貼近消費者的生活尋找與內心的共鳴,并獲得其價值認同,從而擁有企業持續存在和不斷成長的基礎?!?/p>
煙草企業要改善思維方式,增強文化創新能力。創新跟思維方式的關系很密切。思維方式對創新影響很大。人的思維方式有這幾種:發散思維法、聚合思維法、目標思維法、逆向思維法、移植思維法、聯想思維法、形象思維法、演繹思維法、歸納思維法。其中的發散思維法、逆向思維法、聯想思維法是比較適合創新啟發的。中國與歐美的文明區別以17世紀到18世紀的思想啟蒙運動為分界線與分水嶺。在思想啟蒙運動之前,中國的文化與文明要比歐美的先進;在思想啟蒙運動之后,中國的文化與文明就慢慢地落后給歐美了。在思想啟蒙運動之后,歐美漸漸擺脫了宗教神學與理論的制約,解放了思想。思想一解放,創新的成果,就隨之而來,且水漲船高。中國由于思想被禁錮,因此中國人具有普通性的辯證思維方式;而歐美人解放了思想,因此具有普遍的邏輯思維方式與分析思維方式,這是東西方國家的重要思想方式上的差異?,F實情況是,歐美的發明與科技水平,總體上是超過中國的??梢哉f是歐美人的創新能力要強于中國人。并不是中國人比歐美人笨。中國人一到歐美,接受了他們的文化與加入他們的環境,華裔的創新能力產生了很多創新成果與發明成果。所以煙草企業要學習借鑒西方的思維方式,進一步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開創新潛能,讓其轉化為創新成果。思維方式的不同,會不同程度影響創新能力的高低。改變思維方式與方法,其實也是為創新打開了一扇大門?!?/p>
煙草企業要完善薪酬分配,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現實社會中,最為直接有效的激勵方式就是薪酬分配。美國哈佛大學的專家發現,在缺乏激勵的環境中,員工的潛力只發揮出20%-30%甚至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但在適宜的激勵環境中,同樣的員工卻能發揮出其潛力的80%-90%.所以如果企業員工對企業的分配制度不以為然或者覺得理所當然,那么企業的分配制度一定是失敗的;而沒有達到激勵效果的分配對企業而言,是一種巨大的損害。煙草企業要完善績效考核和經濟責任制考核模式,打通培養人才的分配激勵通道,調動起職工群眾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把品牌發展、原料保障、技術創新、市場營銷和基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提升核心競爭力?!?/p>
煙草企業要進一步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優秀企業文化。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很多企業決策者已經認識到:沒有文化的企業盡管可以紅極一時,但卻逃不脫短命的下場。翻翻國內外那些“百年老店”和重量級大企業的歷史,不難發現,他們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優秀企業文化。清華大學張德教授把我國的企業管理變革分為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經驗管理階段,最大的特點是人治,靠“一把手”的強勢領導來管理企業;第二階段是科學管理階段,最大的特點是法治,靠制度來管理企業;第三階段是文化管理階段,最大的特點就是文治,把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管理的最重要的方面。這個劃分從一個側面告訴我們,進入21世紀,面對中國進入WTO后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對品牌整合營銷時代的到來,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著力打造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品牌和形象,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生存的唯一出路。
煙草企業要學習借鑒海爾的經驗,實實在在強化文化管理。海爾之所以能在短短20余年的時間里,成為我國家電業里少有的能與外資叫板的民族企業,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海爾不僅在其發展歷程中形成了其獨特的優秀企業文化,而且還能通過有效的監督和激勵機制來保證其得到有效執行。因此說,煙草企業要得到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永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競爭力,不僅需要我們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而且還要把企業文化建設的各項工作和各個目標按規劃、分步驟,全面滲透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從而強化文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譜寫“卷煙上水平”新的篇章,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