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隨著時間的推移,河南蘭考7名孤兒火災遇難事件已慢慢退出了人們的視線,但是對于本次事件的反思卻才剛剛開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火災導致了蘭考7名孤兒的遇難,7條活生生的生命的消逝固然令人痛惜,但民政部官員的所作所為更讓人扼腕。事件發生后,人民日報對民政部提出采訪要求,一直未能得到回應。近日,有記者試圖再次詢問民政部,持續打了一上午的電話,先后15次努力依然無果。
無論是撫慰遇難孤兒,還是監管民政部門,乃至于痛定思痛,避免悲劇再次發生,作為民政系統的領導部門,民政部都有責任接受媒體采訪。但是黨報記者通過正當渠道采訪民政部,尚有如此“待遇”,那么普通百姓呢,豈不是更為艱難?作為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代表著民政部甚至于整個黨和整個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面對輿論監督,一些工作人員居高臨下,打官腔,耍太極,踢皮球,奉行鴕鳥思維,拒不接受記者的采訪,不僅是一種不自信,不作為的表現,更是對公眾權利的蔑視和踐踏,傷得是公眾對政府的信心,毀得是部門的形象,最后只會引來人們對惡劣官僚作風的陣陣唾罵。
熟悉是公眾信任的前提和基礎。上至中央機關,下至基層部門,越是敢于向社會開誠布公,越是堅持公開透明,公眾對其的信任度和寬容度越高。而越是藏著掖著,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神秘莫測的樣子,就越容易脫離群眾,引起猜忌,最后搞得謠言四起,人心惶惶。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言,“小廣播”到處有,是因為“大廣播”不發達。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煙草行業作為重要的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一言一行也自然會被公眾放在放大鏡下去觀察,其影響力不言而喻。在這個危機常態化的時代,面對社會輿論的監督,我們煙草行業工作人員除了做的慎言、慎行之外,更應該轉變作風、敢于接受監督,堅持民主管理,公開透明,以國有企業的開放心胸、行業的自信來贏得公眾的支持和理解,有透明度,才有公信力。
要做到公開透明,杜絕推諉扯皮,提高思想認識是前提,制度完善是保障,狠抓落實才是關鍵。一直以來,我們煙草行業對辦事公開、民主管理工作不可謂不重視,國家局、省局、市局以及各縣局基層單位關于辦事公開、民主管理的文件不可謂不多,制定的實施細則不可謂不全。但是在一些基層單位,面對群眾投訴,打官腔、“踢皮球”,扯皮推諉現象仍然存在;面對群眾詢問,敷衍應付、愛理不理的態度依舊發生;面對危機,明哲保身、全體失聲現象依然出現。因此,制度再多,實施細則再好,如果只是說在口頭,掛在墻上,鎖在抽屜里,這樣的制度就沒有尊嚴和威力。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當前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新政風正在深入發展,新一屆領導人主動向民眾曬經歷、曬生活、曬家庭,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更應該努力看齊,一以貫之。我們煙草行業只有狠抓制度的落實,讓領導干部在陽光下用權,專賣隊伍在群眾的監督中執法,各單位以開放的姿態主動接受公眾的監督、詢問、質疑,堅持“發展同向、工作同心、服務同步、利益同體”的要求,放棄官僚作風,俯下身子,真正去關心煙農和零售客戶,融入下消費者當中,才能在平等交流互動中獲得公眾的支持與信任,為推動“卷煙上水平”聚合正能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