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講官話、套話的少了,講實話、新話的多了;開大會、長會的少了,會短會、小會的多了,公款、畸形消費的少了,自費、理性消費的多了——自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出臺以來,在黨的新一屆領導集體率先垂范下,一股轉(zhuǎn)作風、正學風、改文風的新氣象正在全國上下興起,猶如這三月的春風,清風撲面,滌蕩人心,“沁人心脾”,廣大群眾為之歡欣鼓舞、拍手稱贊。
然而,在令人欣喜之余,也有人不免疑慮和為之擔心:這種良好氣象能否持續(xù)堅守并發(fā)揚光大下去?群眾的擔心并非是多余的。因為依照以往經(jīng)驗,一項工作往往是一開始是好的,但持續(xù)下去并不容易,正所謂是“虎頭蛇尾”。同時,不良作風本身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的特點,抓一抓有好轉(zhuǎn),松一松就反彈;上級一重視,馬上就抓;領導不強調(diào),立刻就放。隨著時間的推移,風頭過后,不良作風又很快會“死灰復燃”、“卷土重來”,最終是“閨女穿娘的鞋—老樣”、“外甥打燈籠—照舊”。如何防止轉(zhuǎn)作風變?yōu)椤耙魂囷L”,如何嚴防不良作風“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呢?
要提高思想認識。作風體現(xiàn)形象,“滴水見陽光、窺斑知全豹。”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必須性。無論是作風、政風也好,還是學風、文風也罷,歸根到底都是一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弘揚好作風,樹立好形象,關鍵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恪守為民之責,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事業(yè)觀、政績觀。
要建立長效機制。“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漠視群眾的官僚主義、脫離實際的本本主義、華而不實的文牘主義、欺上瞞下的形式主義,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這些不良作風、學風和文風是在日積月累中形成的,不可能也不期求在朝夕之間就能夠得到徹底根治和解決。同時,不良作風本身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的特性。為此,需要我們從長計議,通過建立一套保持和發(fā)揚良好作風的長效機制和完善制度作保障,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把作風導向體現(xiàn)在政績考核、干部選拔和行政問責的全過程。
要加大督查力度。“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遏制不良作風、弘揚清風正氣,關鍵是要敢于動真格、嚴處理、硬碰硬。前不久,中央紀委對6起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的典型問題進行了通報,其所傳遞的信息就是要對頂風違紀行為“零容忍”、嚴處理。只有切實加大對不良作風的監(jiān)督和查處力度,以踏石有印、抓鐵有痕的精神持續(xù)抓、不懈怠,才能讓廣大干部群眾深切地感受到中央八項規(guī)定的強勁“威力”,才能讓那些持應付、觀望和變通的人丟掉念想和幻想,從而使優(yōu)良作風內(nèi)化為自覺行動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