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據報道,最近一段時間,上海市政府探索實施以借助綠色賬戶等正向激勵為主要內容的生活垃圾分類“上海模式”。其主要運作流程是,居民自愿注冊鑰匙圈條形碼拿到自己的綠色賬戶后,在丟垃圾時,垃圾箱旁的志愿者會檢查分類是否正確。如果正確,就用掃描槍掃一下鑰匙圈上的條形碼,每丟一次垃圾,可以積攢10分。若查詢自己的積分,可以到小區里的查詢機查詢。而積分兌換上,一方面則是每月固定日期有專人到小區為居民現場服務,另一方面是引入了抽獎模式。于是,得到了大家的廣泛參與,激發了大家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筆者認為,此舉不但進一步提高了市民垃圾分類的參與度和準確度,而且較好地實現了變垃圾及分類的“要我分”、“幫我分”為“我要分”、“分準確”。由此,聯想到煙草行業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改革發展,愚以為,至少可以給行業上下帶來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啟示。
一、積極適應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需求。
1.必須要“轉換思維”。
垃圾分類是個“硬骨頭”。由于暫時在某些環節仍然無法用信息化來完成,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次“上海模式”的探索實施,雖然在一些具體細節上尚存不足,但畢竟邁出了敢啃“硬骨頭”的第一步。拋開其他不說,單單這種思維和氣度就非常值得煙草行業來充分借鑒和學習。眾所周知,和宏觀經濟形勢一樣,目前的煙草行業已經進入轉型發展的新階段。對此,行業上下必須要有一種新的思維和新的視角來看待煙草行業目前正在進行的深刻變革以及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因此,如何轉換思維,應該成為行業各級必須要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
2.必須要“理性面對”。
生活垃圾的分類,是長期以來讓各級各部門非常頭疼的問題之一。雖然很多單位和部門做了大量的實踐和探索,但仍然收效甚微。此次上海市政府再次挑起這個“硬骨頭”,充分體現了一種理性的坦然面對。因為在環境日益嚴峻復雜的大背景下,積極穩妥而又有效的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對于改善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筆者認為,聯想到煙草行業的改革發展,也具有比較重要的現實借鑒意義。
今年以來經濟運行總體態勢的放緩,行業上下必須要有一個更加清醒的理性認識。需要進一步認識到,增速的放緩并不是告別“高增長”進入“低增長”,從某種意義上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回歸到了正常的增長。進一步來看,應該是意味著過去的高水平上的高速增長回歸到了自然的正常,回歸到了一種潛在增長率的增長。如果行業人士能夠對此有了一個理性而科學的分析和理解,就會進一步保持清醒頭腦,更好地把工作的著力點和精力集中到國家局提出的“切實做到‘兩個負責’、‘三個著力’”上來,從而以不斷深化改革的新舉措新成效,凝聚起“保八爭十超萬億”的強大工作合力。
3.必須要“抓住要害”。
筆者認為,垃圾分類的“上海模式”之所以能夠取得比較明顯的工作成效,很大程度上歸功于政府能夠從群眾的心理出發,贏得了大家心底的參與和熱情。如果離開了這個出發點,再好的規劃和打算,都會成為無土之木和無源之水。
聯想到行業2014年以來“總體產銷略減、結構提升,穩中有為、穩中有憂”的基本現實,要更好地確保國家局黨組提出的“咬住年度目標、咬住時間節點、咬住關鍵舉措”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行業上下必須要進一步抓住要害,更加注重在尊重市場、尊重規律上下功夫,通過以市場為先的改革進一步發揮作用,從而更好地確保在應對挑戰中的各項措施沿著正確的軌道有力推進。如此,才是行業推進行業經濟平穩運行的有力之舉和對路之策。
二、透過“上海模式”探析應對行業的缺點不足的新舉措。
1.必須要進一步從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
垃圾的分類的“上海模式”,之所以投入如此大的精力、人力、財力和物力,充分體現了思想上的高度重視。如果沒有思想上的解放和理念上的更新,政府是不會就垃圾分類這樣的事情出臺力度如此之大的政策和措施的。可以說,垃圾的分類的“上海模式”,再一次證明了“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透過這種現象來分析煙草行業當前的改革發展,最迫切需要轉變的,就是思想上的高度重視。不得不承認,面對當前的變化和形勢的嚴峻,有極個別單位和部門的少數干部職工仍然在思想上不夠重視,頭腦不夠清醒。如此,導致應對困難的信心不夠充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抓落實的措施和力度,這是當前確保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形勢所決不允許的。
2.必須要進一步從信息技術上加大支撐力度。
愚以為,雖然“上海模式”的決心很大,但其中不可避免的一大弊端是,垃圾箱現場需要有志愿者參與。試想,生活垃圾天天有,而龐大的志愿者隊伍是否能天天到、無縫隙呢?這再一次對我們當今社會的信息化建設一個當頭一棒。如果信息化已經達到了無需垃圾箱旁志愿者站崗的程度,那將會是一種多么極佳的理想狀態啊。可惜的事,信息化尚沒有跟得上發展的需要,因此不得不用“志愿者”來站崗。對此,置于煙草行業的改革發展也是有重要啟示的。眾所周知,大數據時代已經不可避免的來到生活當中,“卷煙零售戶的基本信息、卷煙消費者的基本信息”之類的基礎數據庫,對于目前的煙草行業而言技術上仍存在空白。沒有這樣的基礎數據庫作支撐,再強的信息化技術都是徒勞無功。行業上下的信息化建設,著實還有不小的一段路要走。
3.必須要進一步從干事勁頭上提振精神狀態。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垃圾分類的“上海模式”再一次證明:只要能夠發揮好人在工作推進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就可能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需要面對的是,長期以來的高水平上的高速發展,導致有一部分行業干部職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思維定勢”,由此表現在具體的工作中,安于現狀,缺少活力。愚以為,這種干事創業的勁頭,在“保八爭十超萬億”的目標任務和嚴峻復雜的壓力困難下,也是迫切需要改變的。正所謂“發展之道,憂無策,更憂有良策而不落實”。面對新形勢,國家局黨組已經吹響了前進的號角,進一步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落實的關鍵,當前對于行業各級各部門來說,最緊要的就是要充分發掘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事求是、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實。筆者認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業內人員的精神狀態至為關鍵,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戰勝困難的重要力量源泉。
三、集聚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要素支撐。
1.集聚思想力量。
和垃圾分類的“上海模式”一樣,行業各項工作要想取得新的更的成效,必須要面對現實。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信心的支撐。必須要進一步認識到,就行業而言,當前支撐經濟持續發展的基本面沒有發生改變。對此,行業上下必須要進一步堅定信心。與此同時,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敢于“動真碰硬”。只有從思想上提高應對風險和挑戰的定力,才會不斷完善推動經濟平穩健康運行的政策和措施;只有從思想上堅定信心,始終保持以良好的狀態因地制宜、實事求是謀發展,才會為各項工作上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和可靠的支撐。
2.集聚措施力量。
越是在遇到風險和挑戰的時候,越需要行業立足現實積極探索,穩步推進。筆者認為,垃圾分類的“上海模式”除了給帶來上述新的啟示,更重要的是,行業上下不妨舉一反三,看看當前工作中,還有哪些硬骨頭需要去啃?還有哪些潛力可挖?如此,才是應對挑戰、推動發展的應有之策。面對行業經濟運行形勢,國家局黨組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提出了“穩產量、促銷量、調結構、控庫存、守紅線、增稅利”的系列決策部署,對此,行業上下必須要以更加堅定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進一步統一到國家局黨組對形勢的分析判斷和統一部署上來,確保各項措施在本單位、本部門切實有效的落到實處。只有這樣,行業“保八爭十超萬億”的目標任務才會在措施落實中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3.集聚制度力量。
如上所述,一方面,要對在舉一反三過程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不斷總結提煉,穩步向政策和制度層面延伸,通過制度固化確保真正發揮功效。如垃圾分類的積分的激勵就是比較不錯的一個突破口。不妨也從這個視角出發,多從如何激發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主動性方面來考慮,不斷激發大家干事創業的激情和熱情,從而更好地變“要我干”為“我要干”。
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掘行業多年來集聚的政策、資金等方方面的優勢,積極尋求創新。正如前面所分析的,垃圾分類的“上海模式”之所以獲得群眾的認可,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抽獎和現場服務的方式創新,激發了大家參與的熱情。對此,在行業改革發展形勢日益嚴峻復雜的大背景下,一些源于調動人的因素在推進工作上水平中的作用方式方法,是否需要進一步創新和完善呢?只有將改善調控、調整結構、創新驅動的各項措施不斷項政策和制度層面固化,行業各項工作才會在維護大局中實現良性發展。基于以上分析,如果行業要在新一輪改革中取得新的更大實效,就一定要精心選擇和凝聚這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