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長城雪茄公眾號報道 國產雪茄在1945年后,淹沒進了時代的浪潮中。1951年,新生的人民政府接收了僅剩下98名工人的益川工業社,并更名為國營益川煙廠。十多年后,什邡雪茄,在中國雪茄史上的第二個頂點,如期而至。
1964年夏天,毛主席患感冒,抽煙時,咳嗽很厲害。恰逢李先念來探望,看到后便向毛主席推薦什邡雪茄,說賀老總抽了這種煙咳嗽明顯少了。果然,毛主席抽后既過癮又不咳嗽,于是對這種雪茄產生濃厚興趣。益州卷煙廠便從此開始為毛主席生產特供雪茄。這為了圓滿完成任務,益州卷煙廠經過慎重研究,決定成立特供雪茄生產小組,篩選政治上可靠、技術上過硬的工人,專門負責生產特供雪茄。在進行數百次試驗后,精選出35個配方制成樣品送往北京,供中央領導評吸選擇,毛主席選的2號,其他中央領導選的13號。此外,考慮到運輸、安全等問題,1971年下半年,中央辦公廳曾派人來四川什邡卷煙廠學習,打算以后直接在北京生產特供雪茄。由于生產工藝十分復雜,并非短時間內就能學會,于是決定將特供雪茄卷制組遷到北京,并落戶于中南海對面的南長安街80號。為了保密起見,按中央領導當初選定的配方編號,特供雪茄生產小組對內稱“132”,對外稱“360信箱”。
這就是鮮為人知的“132”秘史的由來。四川什邡的雪茄,便因此和偉人結緣,也就是在這個時期,長城雪茄的品牌開始有了雛形,在什邡雪茄人的不斷努力下,20世紀50年代末期,長城品牌,應運而生。
黃老先生的132記憶
【黃老您是怎么進小組的呢?】
“當時選拔去北京的隊伍,是四川省委的張國華政委親自來辦的。
我記得是一個周末。那天我正在家里打算吃個午飯。就聽見宿舍院子里的廣播響起了,據說那天整個什邡的廣播都“鬧麻”了,內容說的是要什邡煙廠的員工都趕快回廠里去。我是我們書記來找的我,說讓我去廠里,張政委要見我。我還在想是哪個張政委,結果到了縣政府門口,才告訴我是四川省委的張政委,當時確實又驚又喜,我這樣的小工人,見到了省上的領導。我們一起在縣政府座談了以后,就到廠里參觀了生產線。最后去北京的這件事,便這樣定了下來。”
【您們的小組,有沒有特別的分工呢?】
“我們小組并沒有分得那么細致,一個大板塊有一個負責人,就已經足夠了。8341部隊的孟景紅(音譯),為所有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北京市公安局還有一位同志主要負責安全工作;我主要負責的是配方、工藝、技術質量這一方面;當然還有幾個卷制工,范國榮、姜躍秀等,我們還帶了兩個學徒,一個叫小方、一個叫小‘海軍’。”
【您主要負責配方,那這配方工作,您能想起一些印象審核的事情嗎?】
去了北京,院子定下來以后,就要按照我們對于生產的要求進行改造。
我們的煙葉和酒,是從什邡帶到北京去的。但是其余的香輔料,都是到了北京以后才置辦的。等到這一切準備齊全,在院落改造的同時,我們就在院子里搭了一個帳篷,我就在里面開始做配方實驗。記得當時我在帳篷里熬了三天三夜,我們在部隊的主要負責人——8341部隊的孟景紅(音譯),也陪著我一起熬夜。帳篷里面是如火如荼的配方實驗,帳篷外面卻已經是鵝毛般的大雪,站崗的士兵也忍不住輕聲問道:“這帳篷里,到底是在做什么實驗啊”。當時做實驗,還真是不能讓別人看見。
三天三夜以后,我終于拿出了自己比較滿意的幾個配方,卷制成品后,便交到部隊專人的手里。隔了一天還是兩天,部隊就派人來帶我們去了一個部隊大院。
當時接待我們的領導問:“黃師傅,你覺得這幾個配方,哪一個比較好?”
我說:“首長說哪個好就是哪個好,我們就卷制哪一個。”
領導又說:“可是首長的意思是,想征詢一下你們意見,覺得哪個最好。”
我說:“從什邡到北京,我就覺得這個,是最好的。”我用手指了指。
這個用手指了的,就是首長選擇的二號。這個二號的配方,也就再也沒有被動過。
【這個二號配方,有什么特點呢?】
當時的二號,主要的特點就是突出了雪茄的香味、味道很純,進入口腔后很圓潤,回口還有余味。這配方定了二號后,肯定是遠遠還不夠的。當時通過對于首長抽煙反饋過來的意見,我們發現首長喜歡邊抽煙邊說話,一不小心便容易把封口的一遍點燃,顯得不是很方便,后來經過思考,我們把特供雪茄做成了兩頭開口的形狀。但是要讓雪茄在本身就兩頭開口的情況下還保留之前二號配方的味道,為此,我們有做了無數次的配方實驗。
這主席的手上的那一支2號,也就是長城雪茄品牌現在的長城(秘制132),今后,小編會另辟欄目,為大家介紹長城雪茄旗下的每一款產品。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