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南方都市報》報道
[圓桌嘉賓]
SMOK CEO:歐陽俊偉
德森尼克副總裁:趙博
電子煙在線總經理:胡小帥
兩年前,國內的電子煙行業憑借OEM模式和高利潤吸引了不少公司加入。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德森尼克副總裁趙博回憶:“僅以沃爾瑪單一的銷售渠道年銷售額便上億元”。而當下,隨著美國FDA等管控加強,中國企業已開始不只渠道的合作。電子煙在線總經理胡小帥對南都記者透露:“越來越多公司開始嘗試跟美國當地的專業機構合作生產電子煙,以此規避政策風險。”
在盈利方式上,SMOK公司CEO歐陽俊偉對南都記者說:“除了售賣產品外,越來越多廠商開始嘗試‘硬件+服務’等多元化方式。”但市場的接受度仍不得而知。
OEM模式萎縮
南都:據了解,電子煙的海外市場在2011年前后曾達到了不小規模。后隨著FDA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管控加強,近兩年海外市場又日漸萎縮。從盈利模式的角度,電子煙的海外市場目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趙博:數據可以說明問題。從參賽者來看,2008年到2010年屬于市場培育期,電子煙產業的公司不超過10家。2012年左右便達到了上百家,這其中還不包括外貿公司,大家主要以OEM為主。截至去年下半年,國外一些國家和城市受制于FDA等限制,本土化的煙油公司就興起了。國內不斷有廠家退出這個行業。
再從利潤的角度來看,現在單純做OEM訂單,毛利已經下滑到15%。而幾年前甚至能高達80%。
就整個行業來說,絕大部分公司都面臨著訂單不足的情況。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縮小或者轉型,并增加多元化的盈利模式。雖然仍是以OEM為主要的盈利模式,但已經開始嘗試自有品牌的建立和銷售,同時開始線上、線下試水國內市場。
歐陽俊偉:行業發展還算比較初期,而且進入門檻也比較低,沒太大的技術壁壘。過去主要做OEM,隨著利潤率的下降,開始做品牌,這樣才會產生一些附加值。
胡小帥:在這樣一個大環境的變化下,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看,原創性的產品會更多。從產業來看,分工也更精細,比如以前一個廠家負責整個產業鏈。現在冒出很多線下渠道商,專門來幫這些電子煙公司負責一些渠道的推廣。從我們第三方的判斷來看,資源整合能力和研發能力較強的廠家,后期發展生存空間更大。
扎根海外渠道
南都:在海外選取合作伙伴時,做了哪些調整?
趙博:2010年開始我們跟沃爾瑪合作,當初是他們主動找到我們。模式很簡單,他們依附于我們供貨。市場好的時候在當地的認可度也非常高。僅僅靠沃爾瑪一個渠道,年銷售額便能達到幾個億。不過這兩年隨著市場和國外政策的變化,這些渠道的銷售額也開始下滑。
從國內整個環境來看,中國正在由原來的包括煙油、煙具、技術等諸多環節的電子煙基地,變成只做煙具的加工基地,技術含量在降低。
胡小帥: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的一些大廠紛紛尋找海外的合作伙伴,不僅僅是渠道上的合作。最新的變化是,跟當地的專業機構和廠家進行生產或者研發電子煙,尤其是煙油這個環節,這樣就規避了政策等方面的風險,降低了準入門檻。而且從消費者的接受程度來說,對于當地的品牌也更有好感。
歐陽俊偉:國外的渠道上,主要是分銷和直銷兩種形式。線下分銷差不多擁有20多個經銷商,以及600多個二級經銷商,市場好的時候零售店面達到8000多個。其中美國市場占了我們的60%-70%。線上直銷主要跟一些網站建立合作關系。未來我們希望在國外,做一些形象店,主要還是為了客戶體驗和品牌文化。
挖掘戒煙數據
南都:這行當除了硬件,還有其他盈利的空間嗎?
歐陽俊偉:除了傳統的售賣產品的模式外,行業一些領先的企業也朝著大數據方向走。比如推出一些帶藍牙的電子煙,可以和手機APP進行連接,以此對個人的健康數據進行收集、歸類,最后形成報表和建議的形式反饋給消費者,或者存在一些收費的可能性。雖然智能硬件多如牛毛,但是我認為是否淪為雞肋產品,最重要還是在于實用性。除了健康數據外,還會對電子煙進行控制,比如可以進行設置,今天抽一百口,超過了就會自動提醒,對健康進行一些管理。可以想象空間還比較大。
胡小帥:中國是電子煙制造大國,90%的產品用于出口。就整個行業來說,依靠電子煙上市的企業,目前還沒有。但之前也有企業提交了赴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申請。這對整個行業來說可能會更加利好。不過對于創業者來說,介入門檻也越來越高。
數說電子煙
電子煙,是模仿卷煙的電子產品。2003年,我國發明電子煙,2004年產業化投入市場,近幾年迅速在歐美等國崛起,國際煙草巨頭紛紛進入電子煙市場并投入巨資。我國電子煙產業也迅速發展,全球大部分電子煙產品或其配件產自中國,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電子煙銷售額約為15億元。但是由于電子煙的定性不明,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以及無序競爭的情況,電子煙行業的創業公司依舊如履薄冰。
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39個國家(占世界人口的31%)全面禁止電子煙的廣告、促銷和贊助;30個國家(35%)禁止在封閉的公共場所使用電子煙;19個國家(5%)要求在投放市場之前接受審查;9個國家(4%)要求有銷售許可證;29個國家(8%)確認有關于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的政策。在有規定的地方,最低購買年齡為18歲至21歲不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