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科學報》報道 據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報道,世衛組織已明確規定電子香煙屬煙草范圍,并將其認定為醫用品。
世衛組織的規定表明,電子煙的很多特性與傳統煙草有著相同之處。對此,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公室副主任楊杰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現有研究,吸電子煙和被動吸電子煙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其煙霧并不是無害的水蒸氣。因此,應在公共場所禁止吸電子煙。”
含有尼古丁
“電子煙最為常見的形式是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其通過加熱一種溶液傳送氣霧供使用者吸用。每個電子煙設備包括電子蒸發系統、充電電池、電子控件和液體彈頭。”楊杰介紹說,彈頭可設計成能裝置固定尼古丁的煙彈,擴大液體儲存空間,從而添加不同濃度的尼古丁液體。
香煙的危害眾所周知。其中含有的尼古丁是一種難聞、味苦、無色透明的油質液體,揮發性強,在空氣中極易氧化成暗灰色。同時,尼古丁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并且通過口鼻支氣管黏膜很容易被機體吸收。黏在皮膚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滲入體內。
相關資料顯示,一支香煙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煙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頭牛。如果將一支雪茄煙或三支香煙的尼古丁注入人的靜脈,人在3-5分鐘內便會死亡。煙草不但對高等動物有害,對低等動物也有害,因此其也是農業殺蟲劑的主要成分。
“制造商為追求口感,在電子煙中加入的尼古丁含量不一定在安全范圍內。”楊杰告訴記者,制造商出示的報告顯示尼古丁液體通常含有6-24毫克的尼古丁,但實際生產中尼古丁含量很可能大于100毫克。
并非無害
“電子煙的出現最初是為了戒煙,與普通煙有著本質的不同。電子煙不燃燒、不含焦油,也不含普通煙燃燒時產生的會導致呼吸系統與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460多種化學物質,從而去掉了普通煙中的致癌物質。”深圳市康城一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文才表示。
不過,一些企業為了短期利益,在霧化液中違規添加一些化學物,以降低成本并迎合消費者的口感需求。
多項研究證明,電子煙氣霧通常含有煙草煙霧中的一些致癌物及有害物質。在某些品牌的電子煙中,甲醛等致癌因子以及丙烯醛等有毒物質的含量與傳統卷煙幾乎相同,甚至還含有傳統卷煙中沒有的重金屬鎳和鉛。
同時,電子煙還會加入各種水果、巧克力、咖啡口味的添加劑,對青少年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電子煙發展較快的歐美國家,青少年的電子煙使用率增長非常迅速。
“一旦因為吸電子煙形成尼古丁成癮,會使青少年轉向吸傳統卷煙。”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原副院長吳宜群擔憂地說。
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2011-2012年間,電子煙初次使用者和電子煙用戶在美國中學和高中生中迅速增長。截至2012年,約有128萬學生曾使用過電子煙。2013年,美國電子煙的使用者比2012年增長了近一倍,其中嘗試過電子煙的青少年就有178萬人。
科學監管
“在不允許吸煙的場所使用電子煙,會增加非吸煙者接觸有害有毒物質的機會,同時弱化戒煙的激勵因素,也會與阻止吸煙主流化的效應形成沖突。”楊杰說,目前對于電子煙的推廣政策和方式將會弱化對傳統煙草的限制政策的實施。
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在制定電子煙管制策略時應達到以下目的:阻止向非吸煙者、孕婦和青少年促銷電子煙并阻止他們開始使用此類制品;盡量減少對電子煙使用者和非使用者的可能健康風險;禁止對電子煙推廣使用未經證實的健康宣傳說詞;保護現有煙草控制工作不受煙草業的商業及其他既得利益的影響。
趙文才認為,將電子煙歸為醫療用品符合客觀事實,世衛組織也曾提出尼古丁替代療法來戒煙。
“雖然目前存在很多爭議,但還是應在禁煙場所禁止吸電子煙。政府應在此方面投入專項經費,開展相關研究。”楊杰表示,當前應盡快對電子煙進行定性,禁止電子煙廣告和網絡銷售,同時禁止將電子煙出售給18歲以下的青少年使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