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章》規定,黨的各級紀委是黨內監督專責機關,職責是監督執紀問責,《監察法》規定,各級監察委員會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依法履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提出,監督是紀檢監察機關的基本職責、第一職責,要做實做細監督職責,著力在日常監督、長期監督上探索創新、實現突破。筆者根據當前紀檢監察在實際工作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思路。
【關鍵詞】基層單位、紀檢監察、監督執紀、探索思考
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專責機關,必須堅持把監督挺在前面,抓早抓小,特別是要把日常監督實實在在地做起來、做到位,敢于監督、善于監督、規范監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咬耳扯袖、紅臉出汗,貫通運用“四種形態”,使監督更加聚焦、更加精準、更加有力。紀檢監察工作是預防和控制貪污腐敗的手段,能夠對企業職工思想和行為產生相應的約束性影響,在維護國家資產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當前紀檢監察在工作開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監督是紀檢監察工作的第一職責,也是工作的開展的重點和切入點。把監督作為紀檢監察全部工作的基礎和前提,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經驗總結,凝結著我們黨對黨的建設規律和紀檢工作規律的深刻把握。但基層單位在實際工作中,也會遇到一些難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監督執紀能力尚有欠缺,難以發現問題。行業的紀檢監察干部多為兼職,部分人員缺乏辦案經驗,很難適應新形式下監督執紀工作的要求。有的基層紀檢監察干部缺乏業務培訓和實際工作鍛煉,政策水平不高,辦案技巧掌握不夠;有的口頭表達、文字基本功還不夠強,不熟悉黨紀條規等業務知識,對形勢變化、相關法律知識、會計知識知之甚少,存在著業務能力與崗位要求還不完全匹配。加之一些違紀違法的作案手法更加隱弊,個別違紀違規人員對紀檢監察機關的辦案手法十分熟悉,他們不斷提高自身的“反偵查”能力,想方設法來逃避懲處,將違紀違法事實隱藏的更深,這也給基層監督執紀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
(二)監督執紀定位不準,主責主業不突出。行業“三轉”要求雖在基層單位得到逐步落實,但有的單位對“監督的再監督”這一職能定位把握還不夠準,對“再監督”執行得還不夠到位。如:有些單位把執紀監督等同于主責部門的行業監督,監督工作的主動性、前瞻性、針對性還存在一定差距,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審計、財務等責任部門的業務監督,監督發現的問題停留在主體責任部門業務監督視點層面。有些單位監督沒有緊扣紀檢監察職責。執紀監督發現的問題很多是主責部門程序規范、資金管理、項目推進等方面的問題,執紀監督變成了為主責部門拾遺補漏,發現的問題與紀檢監察工作的契合度較低,與六大紀律和違法犯罪關系不緊密,沒有深入發現或者刨根問底存在問題“表象”后面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腐敗和紀律作風問題。
(三)礙于情面,執紀問責難以精準到位。在行業內部,由于紀檢組并非派駐單位,紀檢監察人員也是由原各業務部門轉變而來,在開展監督執紀過程中,難免存在遇到老熟人、老朋友,甚至是自己原來的直接上級領導的情況。在監督過程中抹不開情面、執紀放不開手腳、問責不敢得罪人等情況均有不同程度顯現。
(四)重執紀問責,輕教育管理。作為行業內的紀檢監察機構,從其工作職責看不僅要抓案件的查辦、懲治極少數,更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以零容忍態度抓早抓小、挽救大多數。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單位關注的重點仍在查處了多少案件,問責了多少人,在紀律宣貫、廉政教育、抓早抓小等方面做得還明顯不夠,針對性不強,導致小風險演變成大問題。
二、關于基層單位如何更好開展紀檢監察在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紀檢監察隊伍建設,提升監督執紀能力和水平。紀檢工作要想做的好,紀檢干部是關鍵。因此,就必須使紀檢監察干部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作風上過得硬。一是要加強理論知識學習。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五次全會和行業各級紀檢監察工作會等相關會議精神,充分運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增強用政治的眼光觀察形勢、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增強大局觀,做到在大是大非和各類考驗面前,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提高正確應對復雜局勢的能力。二是強化業務培訓。在紀檢監察實際工作中,不僅要熟練掌握黨紀、政紀及行業的規章制度條文,時常還會遇到一些專業性問題、專業性知識,因此,這就要求紀檢干部不僅需要熟悉紀檢監察工作知識,同時,還需要掌握行業的各業務板塊的工作、流程以及可能存在的廉政風險點,然后才能有的放矢,重點突出地開展紀檢監察工作,業務培訓是最重要的途徑。三是強化廉潔自律。紀檢監察干部作為監督者,就要做到“打鐵必須自身硬”,這就要求我們要做到戒私心,去貪欲,經常自省,提高道德修養,堅定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紀檢監察干部處于反腐倡廉第一線,既要嚴格自律,又要把各類違規違紀行為消滅在萌芽轉態,這樣才能建設成一只忠誠、擔當的隊伍。
(二)抓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用紀律管住絕大多數。要始終把規矩和紀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恒正風肅紀。一是不定時開展干部職工思想教育,養成行為自覺。要深刻認識到思想教育重在經常、貴在平時。要通過對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開展以案說紀、典型案例剖析等為內容的警示教育,早筑“防火墻”、常敲“警示鐘”,讓黨員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主動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為上明確界限,用紀律和規矩管住絕大多數。二是貫通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體現嚴管厚愛。要做到關口前移,防微杜漸,綜合運用談話函詢、列席民主生活會、受理信訪舉報等方式,及早發現權力運行過程中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約談提醒、批評教育、誡勉談話,防止未病成已病、小病變大病,讓被監督者感受到監督執紀的溫度。
(三)突出主責主業,扎實開展政治監督。紀檢監察機關是政治機關,政治監督是工作重點,要始終準確把握“監督的再監督”這一職能定位,在工作中要立足本單位的實際,聚焦主責主業,著力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要時刻牢記“兩個維護”是最根本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真正把單位黨組的決策部署到哪里,監督執紀就跟進到哪里落到實處,監督促進本單位及所屬單位切實承擔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要堅決防止把講政治停留在口頭上、表態上,通過強化政治紀律,督促帶動廣大黨員干部守紀律、講規矩。從而推動單位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進一步加強、黨風政風明顯好轉、政治生態更加清朗。
(四)突出監督重點,實施精準監督。以行業為例,生產經營業務點多面廣,如果每一個點都由紀檢監察開展監督,這既不現實,也無必要。應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緊盯領導干部監督。重點加強對主要領導干部的監督,突出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要督促其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堅決反對特權思想、特權行為,讓其做到公正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二是緊盯關鍵崗位監督。身處關鍵崗位,即使職級不高,也掌握著不小的權力,在工作中,紀檢監察機構,要緊盯財務管理、物資分配、工程招標、項目審批等關鍵崗位的重點人員,督促其依紀依規履職用權,管住關鍵崗位人員“任性之手”;三是緊盯關鍵環節監督。紀檢監察人員要梳理出各業務工作的監督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重點監督和專項監督,如煙葉生產的合同簽訂、煙葉收購,卷煙營銷的貨源分配、宣傳促銷等關鍵環節,按照時間節點實施精準監督,這樣既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達到監督效果。
(五)創新監督執紀問責的方式,多維度開展紀檢監察工作。一是在監督方面,可探索“體驗式”監督,即監督者事先不告知被監督對象,直接深入實地通過體驗的方式開展監督工作,這樣能夠有效掌握被監督者的真實情況和發現實際問題。二是在執紀問責方面,可探索運用“交叉”執紀問責方式,即要對某單位開展執紀問責的,由上級單位指定其他單位的紀檢機構開展,這樣就能夠有效杜絕執紀問責不到位的情況,增強實效性和震懾力。
總之,基層單位單位紀檢監察工作,要把握住監督重點,從保護干部職工的角度出發,聚焦主責主業,創新方式方法,更加注重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的統一,依法依紀依規開展監督執紀工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