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向未來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企業發展的進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才培養的速度。
2020年以來,新業薄片公司以“1370”工作法為主線,即以黨管人才為主體,圍繞行業、上級、公司三個層次,學科帶頭人、首席專家、領域專家、青年托舉人才四個級別,從產品、工藝、裝備、原料、香料、環境、安全、信息化、財務、審計等十個領域著手,深化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改革,統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量質并舉培育多技能型人才,培養成效初步顯現。
開辟人才培養“快車道”
構建合理的人才培養體系是公司人才機制發展的第一步。新業薄片公司按照強化分層、分級、分領域的人才培養思路,由公司負責人帶頭,專門成立了由黨委書記擔任主任、黨委委員擔任副主任的人才培養研究中心,著力構建精一門、會二門、懂三門的專門技能操作型人才,業務精、善管理、協助好的專業技術管理型人才以及知識廣、業務精、管理嚴的復合型中層干部隊伍。
同時,公司黨委經過充分調研,在人才培養研究中心設置領導干部學習組、關鍵干部培養組、梯隊干部培養組、管理人才培養組、技術人才培養組、技能人才培養組等六類專業組別,定期跟進人才培養進度、總結人才培養情況。這些措施,使人才培養供給側同未來公司發展需求側精準對接,鼓勵公司切實以高素質人才方陣托舉未來高質量發展事業。
“面對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我們對于人才的渴求越來越迫切。”如何讓人才培養催生公司發展新動能?公司負責人表示,在新一輪發展中,要突出與高校院所對接合作、高端人才柔性引進、人才創新載體建設等重點,大力實施“聚才創新”工程,加快形成生產經營、技術創新、人才互動并進的生動局面。
厚植人才發展“動力源”
破解人才發展困境,必須找準問題關鍵所在。
“人才需求更加多元化,崗位要求更高。”公司老員工對近幾年來人才環境的變化感觸頗深。過去各項用人標準的評判,限制了部分專業人才的運用,而如今公司通過搭建人才成長“立交橋”,更加注重對人才隊伍的全過程培養、從嚴要求、從嚴管理、從嚴監督,促進各類人才融合發展。
“墩苗式”樹人。公司通過建立年輕干部“成長檔案”,實行“一人一檔”,持續跟蹤了解干部政治素質、工作實績、廉潔自律等方面表現,逐人提出培養方向,研究培養措施。對技術性專業人才,與相關院校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強化實訓實效;大力實施“墩苗計劃”,堅持把新進大學生放到不同崗位輪崗鍛煉,使其在改革發展第一線、服務生產經營最前沿、克難攻堅主戰場摔打淬煉。
“導師制”帶人。建立職業導師制,通過“傳幫帶”引導年輕職工,努力形成“1+1>2”的整體效應。為提高結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注重對培養個體差異和整體工作的研究,首先創新培訓方式,傳統的說教式教學方式被生動的案例、富有啟發性的訓練所代替,將崗位技能的豐富多彩直接呈現在了職工眼前,也讓職業素養的培養更加具象化。其次通過“定制”培養方案,在結對職工中開展“一月一交流、一季度一指導”跟蹤式服務,重點進行生產經營、技術創新、項目實施等方面的攻關,幫助新員工“小步快跑”。
“滴灌式”育人。專門技能崗位評聘制度的設立,打通了一線技能員工的職業晉升通道,讓員工心暖了、目標明確了、工作也更有干勁了。公司立足于挖掘人才潛力和完善人才機制兩個方面,堅持業務提升與培訓能力并舉的原則,拓寬專業技術、專門技能人才發展通道,推進專業技術職務、專門技能崗位評聘工作,實行評聘分離。2021年2月,在黨委指導下,順利完成了專門技能(維修類)崗位評聘工作,共評聘4人,其中二級技師2名,助力技師2名。評聘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工作中“喊在口上”少了、“抓在手上”多了,深化了干事創業輿論氛圍。
激活創新創業“內驅力”
為健全育、管、用全鏈條培養機制,有效激發員工干事創業活力、奮發有為動力、改革創新潛力,公司從2018至2020期間,共引進23名高素質人才,其中博士1名,研究生22名,涉及公司生產制造、技術研發等領域,人才培養研究中心“智慧引擎”和“智囊團”作用逐步顯現。
優化服務塑人才,崗位能手得到鍛煉。公司采取“請進來”“走出去”戰略,以“邀請內外部專家+AB角鍛煉”形式開展“業務知識我來講”和“新苗”配“導師”等系列活動,職工適應崗位的能力顯著提升。
多措并舉強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持續增長。2020年,公司累計培訓10221人次,實現了培訓全覆蓋。截至2020年12月,專業技術持證人員113名,通用工種持證人數31名,煙草行業特有工種持證人數26名。
選拔培養年輕人才是一項長期任務。未來,新業薄片公司將繼續把黨管人才原則貫穿于工作全過程和各環節,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厚植郁郁蔥蔥的“人才森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