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8日,在重慶中煙重慶卷煙廠2019——2020年度“雙創十佳”表彰會上,多名在科技創新上表現優異的員工受到表彰和物質獎勵,其中有3人獲獎勵5萬元。
對這3名“雙創十佳”人物獎勵5萬元,這個金額聽上去似乎并不大。然而,當你得知這些錢是獎給在生產第一線的普通員工時,可能就會覺得是“重獎”了。重獎“雙創十佳”人物,讓他們家喻戶曉,讓人羨慕,將起到“雙創”工作“領頭雁”的作用,更有轟動效應和意義。
兩年來,重慶卷煙廠“雙創”工作進展順利,制度機制越趨完善,創新氛圍越來越濃,課題領域越來越寬,質量效果越來越好。全員創新參與率由2018年的38%提高到2020年的82.3%,兩年取得實效的創新項目180個,受理、授權的專利59項,4項成果在行業推廣應用。特別是通過開展《中支煙提速改造》項目,卷煙機包裝機運行提速20%,處于行業領先水平,當年新增產值3.6億元。
梳理重慶卷煙廠重獎“雙創十佳”人物背后的故事,無不發現,在斬獲佳績、登臨絕頂的背后,有的都是堅持不懈、默默無聞的努力和付出。我們在關注他們的榮耀的同時,更應該正視其背后精益求精、數年如一日的辛勤勞動。大張旗鼓地重獎“雙創十佳”人物,激發生產第一線普通員工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十分吻合發揚“工匠精神”的時代要求。
如今,像重慶卷煙廠“雙創十佳”人物這樣扎根于平凡工作崗位上的普通員工,一旦脫穎而出就非同凡響,其“吸睛”及“吸金”能力恰如原子反應堆發生裂變。從這個意義上說,此次重慶卷煙廠重獎“雙創十佳”人物,其實質就是用一雙“看得見的手”,來用心擦亮這些普通員工身上的星光,以此彌補市場那雙“看不見的手”的缺陷。在呼喚工匠精神回歸的當下,這樣的重獎舉措,尤其具有引領和示范效應。甚至可以說,它是引導社會風氣的一個風向標。
多年來,我們深深地感受到,社會上工匠精神的匱乏,所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國制造”的成長遭遇瓶頸。這是一種令人尷尬的現象。當我們的產品只重數量不重質量,只求銷量不重品牌,只顧眼前不顧長遠時,整個社會風氣也會變得浮躁起來。不少年輕人羨慕成“網紅”、當模特、做明星的一夜發財,而對勞動致富的道理卻心生懷疑甚至不屑,這反過來又進一步促使工匠精神邊緣化,形成惡性循環。
當前,煙草行業在轉型創新中蓬勃發展,如此炫的成績,更加需要弘揚工匠精神。而要點亮這種精神,光靠提高工匠們的待遇是不夠的。物質待遇的充實,只能留住工匠的身;而要留住其心,發掘精益求精、專注專業、一絲不茍、持久堅韌的工匠精神,則還需要一種力量來感召,需要一種雨露來滋養。重慶卷煙廠重獎“雙創十佳”人物,無疑是一個好的開端。
宣傳工匠人才,弘揚工匠精神,讓每一個“雙創”工作優秀員工神采奕奕,成為引領科技創新的“領頭雁”,以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就必須進行重獎。讓他們在“雙創”工作中脫穎而出,得到廣大員工的認可,這樣的獎勵才會讓人心服口服。
市場是人才培養的最佳“指揮棒”,也是最好的“孵化器”。重慶卷煙廠重獎“雙創十佳”人物,是正視并尊重市場對人才的引領與倒逼作用的積極體現。希望類似這樣重獎活動能以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辦得有聲有色。讓每一個行業優秀員工的形象都變得可觸可摸,能深入人心,真正形成明星效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