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載體,是密切聯系和真情服務群眾的有效手段。“望聞問切”是傳統中醫診斷方式,講究從多方面客觀詳盡地了解事物的本質和全貌。黨員干部為群眾辦實事也不妨用“望聞問切”法,找準查實“病因”,同時對癥下藥、解決問題,用心用情用力辦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群眾真切感受到我們辦實事、解難題的“溫度”。
“望”,即摸透實情。
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問題也在基層。我們為基層群眾辦實事,就要能“望”得見民情。要用心看、細心察,看到群眾生活的實際現狀、幸福程度的深淺;要進“百家門”、行“萬里路”,用腳步丈量民情,通過開展基層調研、群眾走訪和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深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入查找和準確把握民情民意,下好民意收集“先手棋”。
“聞”,即聽取意見。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傾聽群眾意見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前提,更是打開群眾心結的“金鑰匙”。黨員干部要多接觸群眾,“聞”聽民聲和意見建議。要用心傾聽,想方設法走進群眾的心中,讓群眾把最真實的想法說出來,進而摸清群眾真正的需求。要善于傾聽,既要聽群眾的“贊美聲”,更要聽“刺耳聲”。要敢于面對有矛盾、有意見的群眾,讓他們充分表達訴求和意愿,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將問題解決在一線。
“問”,即征詢需求。
言及百家、問道于民。黨員干部要嘴勤,“問”出民策。一方面,要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針對群眾關心的疫情防控、就業收入、惠民扶持等問題,深入群眾之中詢問當前生活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并積極幫助解決,做到詢問就是推動、回答就是承諾,真正為基層群眾排憂解難。另一方面,在出臺惠民政策時,要堅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堅持問計于民,真正讓“為民做主”變成“讓民做主”,讓群眾由“旁觀者”轉為“參與者”,形成“眾人劃槳”的優勢。
“切”,即解決難題。
初心和使命,不僅要鐫刻在靈魂深處、永存于信念之中,更要體現在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的實際行動中。黨員干部要手勤,“切”中民心。面對基層群眾,每個黨員干部都要離得開凳子、撂得下架子、撲得下身子、掏得出心窩子。要結合“望聞問”收集到的“病灶”信息,摸清脈絡,找準癥結,并細化措施、真抓實干,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成“履職清單”,把“等群眾上門”變為“送服務上門”,把群眾的“表情包”作為檢驗工作的“晴雨表”,讓群眾看得到變化、見得到成效、摸得著幸福,在為群眾辦實事中贏得民心民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