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微信《國學》公眾號里,讀到了一篇文章。讀后深受啟發,筆者認為,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下,這位,賣菜阿姨的“變態”服務,之所以能上熱搜,能被人民日報特意點名表揚她,是因為她不同于常人的“變態”的服務態度:她叫李元二,是湖南一家菜市場的賣菜阿姨。阿姨的攤位,乍一看并不出眾,和其他家沒什么區別,上上下下堆滿了青菜。但卻因為“變態”的服務,全網出了名。李阿姨不僅自創了“一周菜單”,每天菜品不重樣。而且顧客來買菜,她會把菜洗好、切好、搭配好,顧客只需要回家炒一下就可以吃。更甚至怕有人不會做飯,她還附贈每道菜的烹飪技巧;怕有人要減肥,她就多搭配些蔬菜,讓食材豐富、健康起來。總之,凡是來她這里買菜的顧客,都會被安排的妥妥帖帖。用網友的話說,她恨不得把菜燒好了喂給自己吃。也正因此,每天找她買菜的顧客接連不斷。?
看完李阿姨的故事,讓我想到了在我們零售經營者中與她態度迥然不同的一部分人。這些人整日嫌棄做買賣平凡,經商艱難,逢人就抱怨經商苦、賺錢難。殊不知,你的經營成果如何,全憑你的經商服務態度決定。正如一位資深媒體人所說:“很多時候,當我們做一件事的決心有多大,態度有多堅決,意愿有多強烈,成功的幾率就會有多高,這是成正比的。讀了賣菜阿姨的“變態服務的事跡,我們應該意識到“那些能成事的人,說白了,他們往往并不比我們強大多少,不比我們聰明多少,只是他們比我們更有態度更能豁得出去罷了。”零售經營者們請記住,永遠不要低估你的做事態度,你有多拼,生活就有多幸福。經營的路就會更寬廣。我們零售經營者學習賣菜阿姨的“變態”服務態度,我們應當如何學呢?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學習:
一是要把服務對象當成自己的家里人,把顧客的需求當做自己家里的事情來打理。從不敷衍了事,要做到考慮周全。比如顧客來買一瓶可樂,你要問一下他要做什么用,如果是做吃飯做飲料,就要問一下幾個人飲用,根據用餐人數,推薦顧客購買大瓶或小瓶可樂,以免造成浪費,如果客人要做可樂雞翅。就建議顧客買一瓶60毫升的可樂就夠用了。正常來講,顧客買什么買多少,似乎與我們經營者關系不大,但是我們為經營者打算著想后,雖然我們可能由此少賣了顧客想買的大瓶飲料。但為顧客節省了錢,顧客會感謝我們,以后也愿意經常光顧我們店鋪購物的。因為你只有把顧客照顧的舒舒服服,你的小店才會賺得盆滿缽滿;
二是要學習賣菜阿姨的“變態”服務,為顧客服務不懈怠。不論大事小事,都要精益求精盡全力。古人言;“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我們零售經營者日復一日的經營,難免產生懈怠心理,在接待顧客時出現我做的差不多了、得過且過的敷衍心態,其實我們在經營中這種差不多的想法是要不得的,我們口口聲聲說顧客是上帝,消費者是我們經營者的衣食父母,那么我們在日常經營中,在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時候,就要學習賣菜阿姨的“變態”服務,不論大事小情,都不可敷衍懈怠,比如我們在給顧客從柜臺里拿出一盒煙的時候,看到他拆開包裝拿出一支煙,要趕快把火機打著送到嘴邊,當老年顧客走進店里上臺階困難時要主動迎出店門,攙扶老人家進店,這些小事看似可有可無,但只要我們堅持長久,就會獲得顧客的贊許。所以筆者認為只要你在經營中能盡全力考慮如何做好服務了,你的守店生活就不會再顯得平庸平淡,當你把心態從“差不多”換成“盡全力”,你的經營生活才會越來越精彩;
三是要把賣菜阿姨的“變態”服務當做我們每一名零售經營者今后為顧客服務追求的目標和常態化服務標準。因為做到了賣菜阿姨的“變態”服務,就提升了我們在顧客中的認可度,因為“變態”服務,向我們展示了經營者為顧客服務應有的態度,通過賣菜阿姨的“變態”服務,我們零售經營者也要學會在經營中設身處地的為顧客著想,事無巨細,要想的周到,特別要注意一些細節,人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我們零售經營者只要在經營中都注重細節,就一定能為顧客群眾貼心的搞好服務。今年新冠病毒的防疫工作在我國一直沒有停息,我們的零售經營也在疫情中舉步維艱,顧客在到店購物中也帶來了極大地不便,因為防疫的需要。我們每天打開店門都要在店里店外進行消毒處理,對進店購物的顧客要測溫、掃出行安全碼,這對與我們經營者來說是增添了事務,但是為了顧客的安全,防止病毒泛濫,這是我們應盡的責任,也不允許我們粗心大意,特別是對不會使用掃手機二維碼進店的老年顧客我們還要幫助進行身份登記,決不忽略一點可疑跡象,確保疫情之下的安全經營。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學習賣菜阿姨“變態”服務的重要性,可以說。這種“變態”服務是值得我們零售經營者發揚光大的,只有做到了這樣的“變態”服務,才真正做到了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講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才是我們零售經營者都要有的服務態度!??
筆者是一家之言,與零售經營者們共同探討,歡迎各位給與予批評指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