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加強煙葉種植合同監管,有效解決內部專賣監督管理“不會管、管不好”的問題,推動合同監管主體責任落細落實落地,維護良好的煙葉生產經營秩序,助推云南玉溪華寧煙草商業更高水平、更高活力、更高質量發展。筆者以煙葉生產種植收購全過程為主線,圍繞加強煙葉種植收購內部專賣管理監督、做實煙葉合同管理、有效管控關鍵業務環節三個重點方向,擬訂監管措施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計劃落實方面
煙葉生產部門應及時將市、縣(區)、鎮(鄉)人民政府下達的年度煙葉種植收購計劃文件向專賣監督管理室內管辦報備。同時,及時將各級文件下達給各煙葉工作站及煙點。除人民政府下發的煙葉種植收購計劃文件外,還須下發市級局、縣級局和各煙站的收購計劃,并要求基層煙站全體職工熟悉掌握,將紙質版原件留檔備查。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對《煙葉種植收購計劃分配方案》(煙葉工作站、村(居)民小組兩級)及配套的討論會議紀要(記錄)、公示圖片、《煙葉種植申請意向明細表》填寫備案。公示圖片要求近景、遠景照的痕跡資料,并粘貼于各村居民小組公示欄。
?二、種苗管理方面
煙葉生產部門應建立完整的籽種領取、發放、使用、回收及煙苗發放、使用、銷毀記錄臺賬,向專賣監督管理辦公室報備《籽種發放使用情況專賣管理監督備案表》、《煙苗發放使用情況專賣管理監督備案表》。重點考評:一是是否以文件形式下發《烤煙生產用種調供計劃》,嚴格按計劃調供種子;二是種子領用手續是否齊備,數量是否與生產計劃吻合;三是育苗點育苗數量與品種是否與生產計劃吻合,風險預備苗是否嚴格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四是剩余種子是否回收,種子空袋是否規范銷毀;五是是否因地制宜制定供苗標準并嚴格按照標準供苗,是否超合同供應物資、發放煙苗,向合同外農戶供應煙苗;六是是否建立供苗臺帳,手續是否齊備;七是是否按“煙農申請、煙站核實審批、專賣室備案”規定流程進行補苗,補苗臺賬是否建立,手續是否齊備;八是剩余煙苗的銷毀資料是否齊全有效。重點考評的風險環節為剩余煙苗由煙葉工作站于銷毀前3日提出監督銷毀申請,報生產科技室、專賣監督管理室審核,專賣分管領導審批;剩余煙苗銷毀要在生產科技、專賣人員監督下集中銷毀;煙苗銷毀現場照片要求有全景照、近景照并真實反映銷毀現場。???
建議剩余籽種、煙苗的銷毀,要達到不能再作為煙草種植培育主體的標準,徹底喪失種植可能性,并將銷毀后的剩余殘留物由煙站統一處理。各級專賣內管部門要及時摸清育苗底數,規范育苗供苗行為,監督生產部門制定供苗標準,嚴格按合同按標準供苗,督促各煙葉站點真實反映供苗情況,堅決糾正超指導性種植面積組織供苗的行為。
三、面積核查方面
針對《烤煙實際種植面積核實統計表》、《烤煙商品化供苗登記表》、《烤煙補栽煙苗申請發放登記表》、《烤煙實際種植面積核實統計表》(重點監管對象)、《烤煙種植面積核實情況公示表》及圖片等材料,圍繞是否結合當地生產水平合理制定面積核實株數標準;移栽面積與合同面積是否相吻合;是否逐戶開展面積核實,面積核實工作責任是否落實到人并建立實栽面積核實檔案,面積核實的資料是否齊全、真實;存在少簽多種的,事前是否有補苗流程,事后是否按規范據實調整合同;多種部分是否超煙站生產總量計劃;通過面積核查,是否存在空合同、假合同、虛合同等方面,開展面積核實工作。
面積核實對象要特別關注重點監管合同“五類戶”(鄉鎮、村社干部及其家庭內成員、烤煙輔導員及其家庭成員、煙站職工及其家庭內成員、30畝以上種植大戶、70歲以上高齡種植戶)以及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合同。考評要求一是實際栽種株數≤發苗株數;二是《烤煙實際種植面積核實統計表》表1-表4齊全;三是煙技員、鄉村組干部、煙草職工三類人員及其近親屬種植者,30畝以上的種植者,高齡人群種植者(70歲及以上)的重點監管對象《烤煙實際種植面積核實統計表》表4單獨建檔;四是實地對選定的村(居)民小組(含重點監管對象)整村、逐戶、逐片、逐丘、逐塊用GPS測畝儀復核種植面積。
四、合同管理方面
(一)合同簽訂
考評合同簽訂情況。重點管理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簽訂面積、數量與煙葉種植收購計劃下達的面積和數量是否吻合;二是合同簽訂是否嚴格按照“申請審核、建立檔案、合同簽訂、面積核實、合同發放”的程序進行;三是是否在移栽結束后20天內將發放到煙農手中,是否存在合同代領、代保管、不發放給煙農及非授權人員擅自使用、更改合同信息等不規范行為;四是合同簽訂前是否對煙技員、鄉村組干部、煙草職工三類人員及其近親屬種植者,30畝以上的種植者,高齡人群種植者(70歲及以上)進行重點管理;五是是否存在空、假、虛合同和一戶多簽、并戶簽訂、跨地區簽訂合同的情況。針對《煙葉種植申請審核表》、《煙葉種植申請審核結果情況公示表》及圖片、《煙葉種植申請審核及基礎信息統計表》、《煙葉種植申請統計花名冊(30畝以上合同戶)》、《煙葉種植收購合同簽訂工作方案》、《煙葉種植收購合同簽訂情況公示表》及圖片,合同及面簽照片等材料和痕跡資料開展監管備案。
需要重點監管的風險環節為:一是《煙葉種植申請審核表》內容完整,申請者簽字和手印、煙葉工作站(點)負責人審核簽字和印章齊全,無擅自涂改,不存在代簽代審,并按規定發放給種植者;二是種植者基礎信息中不同種植者戶口冊號、銀行賬號及聯系電話等重點信息不存在錯誤、空號或相同;三是《煙葉種植申請統計花名冊(30畝以上合同戶)》在合同簽訂前報縣局(分公司)生產科技室、專賣監督管理室及分管領導審核備案,并留存備查;四是面簽照片真實反映煙葉工作站(點)負責人與通過申請審核且公示無異議的種植者面對面簽訂合同;五是合同不存在代簽字、合同內容完整、移栽結束后20天內發放合同。
(二)合同調整
考評合同調整情況。重點圍繞一是合同調整是否按照《玉溪市煙葉種植收購合同管理實施細則》規定的原因(移栽后面積核實,生產水平差異、自然氣候影響等因素造成種植者欠產、豐產)、時段、程序要求進行調整,調整時段和流程是否規范,合同調整依據及痕跡資料是否詳實;二是是否存在超計劃調整和新增合同;三是面積核實結果與合同簽訂不一致,存在空、假、虛合同或種植非規定品種的,是否按規范據實調整合同;四是是否在煙葉開磅不滿21天內調整合同;五是合同約定單產是否超過規定。針對《煙葉種植合同調整情況公示表》及圖片;《煙葉種植收購合同調整確認表》;《煙葉種植收購合同調整明細表》;《煙葉種植收購合同發放臺帳》;《催告通知書》等材料開展考評。
(三)合同執行
通過對煙葉種植收購合同賬戶、煙葉收購數據、稱重器具、煙葉實物、視頻監控信息管理,堅持按合同、按流程、按標準通過煙葉收購系統收購煙葉,真實反映煙葉種植收購合同的交售情況,預防、糾正、查處煙葉收購過程中的違規違紀違法行為。
監管重點:無合同、超合同收購煙葉;虛擬稱重、虛開煙葉收購發票、盜取煙葉收購資金;收購外地煙葉,是指煙葉站點控制使用空假合同、無產出合同或產出不足的合同收購煙葉的行為視為收購外地煙;收購人情煙、關系煙,是指與煙葉種植收購管理業務密切關聯的人員利用崗位工作便利,搞利益輸送、獲取非法利益,侵害國家、行業利益的行為;不通過煙葉收購系統收購煙葉、擅自開手工單脫機收購煙葉、擅自補錄入煙葉收購數據;擅自處理升溢煙葉;故意毀壞、關閉、遮擋、拆除監控信息設備、清除視頻信息;行業內干部職工和與煙葉種植收購業務緊密關聯的人員收受他人的錢物;委托無煙葉收購資格證的單位、個人收購煙葉,或者為無煙葉收購資格證的單位、個人收購煙葉提供各種便利條件;擅自修改煙葉收購信息系統、稱重器具的技術參數和權限分配;買賣合同,是指煙葉種植收購合同簽訂后,煙葉站未對未落實種植面積、面積落實不實、無實際產出的合同進行調整,乙方擅自把合同交由他人執行并收取費用的行為;沖紅已經結算的煙葉收購發票;提級提價、壓級壓價收購煙葉;為他人代售煙葉、代管煙葉,或者代領煙葉交售款和補貼資金;煙葉站點集中管理使用煙葉種植收購合同。
建議建立健全煙葉工作站廢棄煙葉處置監管機制、制度、流程。如制定《煙站廢棄煙葉管理辦法》。建立煙站廢棄煙葉定期檢查和隨機抽查制度。完善各煙站廢棄煙葉收儲記錄,明確收儲日期、收儲數量、銷毀數量、結存數量、產生方式和銷毀方式等。監銷過程必須由生產部門人員和2名內管人員現場監督,相關痕跡資料由煙站建檔、專賣部門備案。加強計量管理、處置流向、視頻監控等重點環節的管控。
五、收購預警方面
熟悉、掌握煙葉收購期間日常預警和專項預警的表現特征、預警規則。按照省局《煙葉收購預警設置處理業務操作手冊》要求,對異常合同認真開展核查,發現查處收購人情煙、關系煙,收購外地煙葉,虛假稱重套取煙款,空合同、假合同等違規違紀行為。要認真核查視頻監控信息;查清合同持有人的身份;追溯合同簽訂及大田面積落實、煙葉烘烤情況,入戶了解煙農煙葉產出、合同調整及合同保管情況,證實該合同的實際產出;按照煙葉收購流程核實交售過程中的原始憑證,還原煙葉收購原貌,真實反映出存在問題;涉及疑似收購人情煙、關系煙的異常合同,如果戶主是特殊主體,排除少簽多種因素,即可認定收購人情煙、關系煙。認真、系統梳理基層煙站站(點)長、烤煙輔導員、煙葉收購調度員、質量總檢、倉管員、過磅員等參與煙葉生產收購人員的崗位職責,責任到崗到人,各司其職,出現問題及時處理相關責任人。查清利用職權為異常合同收購煙葉提供便利條件行為。涉及在特殊時段交售的合同,要查清預約交售安排和收購流程執行是否執行到位;涉及調增合同、新增合同的,要查清合同調整審批流程是否規范,查找行業內部違規違紀行為,切實做到“見人見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