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產品質量與成本的關系問題,企業界有一個著名的1:10:100成本法則,意思是說,假如企業在生產前發現一項缺陷并加以糾正,需要的成本是1;如果該缺陷在生產線上被發現,則改正的成本是10;如果此缺陷在市場上被消費者發現,則至少花掉100倍的成本來彌補。
筆者認為,預防各類安全事故,也應借鑒1:10:100成本法則,切實加強和提高安全保障措施的預防性投入,確保以較少的成本獲得較高的安全效益。
安全生產是一個系統工程,它要求企業有完善的安全法規制度和監督機制、健全的安全管理機構和教育體系、有效的安全防護設施和管理方法等,而且這些制度機制將隨著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而日臻完善,需要花費成本去逐漸完備。目前企業都在想方設法朝著既定的生產經營目標拼搏邁奮進,其中降本增效不失之為一種好的做法。企業出于降低生產成本的考慮,總是會想法降低安全資金投入。但如果企業安全預防資金投入不足,安全培訓、安全宣傳等工作將得不到很好落實,將會給企業安全事故的發生埋下隱患。所以,安全生產不能怕掏成本,要舍得投入。
預防為主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必由之路,保障安全生產要通過有效的事故預防來實現。在生產建設中,安全投入成本不能省。通過事先的安全投資,把事故和職業危害消滅在萌發,是最經濟、最可行的生產建設之路。社會越是發展,越要強調安全生產。安全就是效益,這是所有管理者應建立的“安全經濟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