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力資源專家認為,我國將進入高技能人才引領的“技工時代”,將從“人口紅利”向“技能紅利”躍升,勞動力需求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勞動力供給由無限供給向有限供給轉變,勞動形態中一大批新生代將投身現代服務新業態。
我國是技能勞動者大國,但不是高技能人才強國。“技工荒”不僅于社會層面存在,企業內部也同樣存在,既是各類企業的共性問題,也是所有企業的個性問題,既是眼前的現實,也將會持續一個階段。
從國家層面來說,加快“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躍升,高技能人才缺乏則是最突出的短板。從企業層面來說,加快攻堅克難、提質增效步伐,需要一大批應用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作支撐,誰率先集聚了高技能人才,誰將占有“雙循環”發展的先機。否則,會因高技能人才掣肘而影響競爭力、發展后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遭遇淘汰出局。從員工個人角度來說,誰先擁有高技能,誰將在創新創造中嶄露頭角、領先奔跑,成為事業贏家。奮力走在“技工時代”前列,既是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快發展的需要,也是員工成就事業、逐夢未來的需要。
工業化時代,分工越細越能提升效益;網絡化時代,越能融合越能產生高效益。當下的高技能,必須是融合數字化、智能化、大數據、云計算的高技能。奮力走在“技工時代”前列,培養一大批工匠型高技能人才,依靠傳統的師徒傳承、口口相授的經驗模式,已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一個專業管一生、一個工種干一生的時代,與我們已經漸行漸遠。無論是企業內部培訓、校企合作培養,還是員工個人學習業務、訓練技能,都不能局限于某一專業、某一工種的學習鉆研,必須注重相關專業的疊加融合,特別要注重與數字化、智能化充分嫁接,由過去提倡的“精一會二懂三”向“多精多會多懂”的全能型轉變,否則,仍然沿用干什么、學什么的單專業突進方式,即使功夫下得再深,時間耗費再多,也可能落伍于“技工時代”。譬如當下的焊接技術,許多方面必須與材料科學、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才能解決技術瓶頸問題,靠傳統的經驗型焊接,很難在精密儀器、精密制造、重點工程、重大項目上發揮關鍵作用。
奮力走在“技工時代”前列,企業和員工個人都要樹立責任感、緊迫感、壓力感,不等待、不猶豫、不觀望,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強化系統培訓、深度學習。企業要多舉辦一些多學科、多專業交叉的培訓班,員工要注重加強現實崗位和未來需要的邊緣學科、邊緣技術學習、訓練,拓展知識領域,豐富技能本領。企業要強化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前瞻性和開放性思維,深度實踐“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著力解決自我培養資源不足、工學矛盾突出的問題。要常態化、定期性舉辦技能人才業務競賽、技能比武和課題招賢、揭榜掛帥、創新成果發布等活動,對競賽優勝者和創新成果突出者、重大貢獻者予以重獎、重用,制度化推行高技能人才“年薪制”等,讓技高者多得、創新者厚得、有為者有位,引導和激勵廣大員工不負時代、不負歷史、不負人生,只爭朝夕地奮力走在“技工時代”前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