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國家煙草專賣局繼續大力有序推進電子煙產業發展法治化規范化(以下簡稱電子煙“雙化”建設),在技術審評、行政許可、電子煙國家標準、交易平臺和市場監管等五個方面進行了“雙化”建設規范、安排和整體部署,以實現電子煙產業發展的有序和平穩推進。
一、確保技術審評“三同步”。國家煙草專賣局要求,要認真落實好《電子煙產品技術審評實施細則》《電子煙產品技術審評辦事須知》等規定,規定省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在產品技術審評機構業務指導中,繼續參與指導:一是服務電子煙生產企業同步開展產品技術審評材料審查;二是同步開展產品的檢測;三是同步開展產品的審評工作。具體講,就是以提供符合《電子煙》國家標準煙草風味的樣品作為參考,一方面指導企業加快產品改造、提升優化,并做好一線指導服務。另一方面,督促電子煙生產企業要按照技術審評“三同步”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及時提報相應技術審評申請材料、送檢送審實物樣品和做好相關材料、產品等補正工作。雙向發力、雙路循環,實現“三同步”落到實處。
二、加大行政許可排期、核實。進一步加大《關于對電子煙相關生產企業核發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電子煙批發企業布局的指導意見》《關于電子煙零售點布局和許可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等規定的落地實施,由國家煙草專賣局繼續統籌對提報生產許可證申請意向的電子煙相關生產企業進行排期,綜合考量、據實提報。各省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做好,一是具體指導電子煙相關生產企業做好行政許可的材料準備;二是提供政策咨詢服務;三是合理安排現場核實工作;四是安排符合條件的企業提報生產許可證正式申請;五是為電子煙零售主體核發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做好服務工作。在具體工作布置銜接安排和落實上,同步同向、一體推進,保證整體銜接、優化管理服務。
三、嚴格執行《電子煙》國家標準。《電子煙》國家標準明確規定,電子煙產品不應對未成年人產生誘導性,不應使產品特征風味呈現除煙草外的其他風味。這是國家對禁售調味電子煙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重要舉措之一。落實到工作之中,就需要高度關注、準確把握,在關注社會關切、回應社會熱點方面,爭取社會各界高度普遍支持。同時,《電子煙》國家標準明確規定了給予電子煙生產企業充足的過渡期。在這期限之內,電子煙生產企業應嚴格執行《電子煙》國家標準,盡快進行產品合規性設計、完成產品改造。國家標準再次明確——過渡期結束后,沒有通過技術審評的產品不得在境內上市銷售。這些規定和限制舉措,對電子煙的準入、排除和其他硬性規定方面提供了詳細要求,以真實的舉措保障消費者權利和利益。
四、交易平臺規范運行。國家層面的行業電子煙交易平臺已正式上線運行,按照《電子煙交易管理細則(試行)》等規定,各類已經或即將獲證的電子煙市場主體,必須持證并且在交易平臺上陸續進行會員注冊。其它涉及電子煙生產企業的煙堿原料、電子煙用煙堿、霧化物的交易和出口備案,也需要按照程序和要求逐步在交易平臺上進行。在規定時限內,等候行業通知,產品已經或即將通過技術審評的電子煙生產企業做好相關準備,具備條件后逐步在交易平臺上交易,必須提前做好這方面工作準備。國家煙草專賣局再次明確,各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增強服務意識,在交易平臺規范運行會員權利和享受政策紅利,不得違反規定。
五、依法加強市場監管。國家煙草專賣局要求,要切實做好兩方面監管和運行工作,一是各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將依法持續加強市場監管,重點督促電子煙零售主體落實好身份證件核驗、電子煙廣告下架等監管要求,進一步摸清電子煙市場狀態,掌握電子煙產品市場價格、庫存、動銷等運行信息。二是電子煙零售主體要嚴格按照電子煙監管政策要求,不向未成年人售賣電子煙、不發布電子煙廣告、落實好警示標志設置、不從事排他性經營活動等。三是做好政策宣貫和講解,持續做好管理服務,在依法監管和持續服務上做好文章。監管既是管理,更是服務,也是提升水平和應對現實需要的有力舉措。
電子煙產業發展“雙化”建設,一個都不能少。以上五個方面都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這既是政策規定和現實需要,是行業良性發展的需要,也是推進電子煙法治化規范化“雙化”建設的必須舉措。在落地實施推進中,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為行業電子煙產業發展提供真實的動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