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叮”的一聲后,顧客在取餐區拿走了5分鐘前在便利店智能屏上下單的鮮食,自助結賬后離開了。
像這位顧客一樣,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在便利店里體驗到數字化服務帶來的便利。這背后,是便利店行業為打通服務消費者“最后一公里”做出的積極嘗試。聚焦消費升級趨勢,圍繞消費者“便利性”這一核心訴求,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加“數”前行,是近年來國內便利店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邏輯。筆者在此總結了頭部便利店品牌在門店運營、市場營銷、商品流通等方面的數字化打法,以供參考。
門店運營數字化,就是利用數字化手段在需求預測、訂貨管理、庫存管理等環節提升經營效率和服務質量。
需求預測,是讀懂消費者的先決條件。便利店通過搭載智能客群分析系統,根據消費大數據掌握客群信息,生成“用戶畫像”,進而搭建起完善的會員數字管理體系,獲取顆粒度更小的需求信息,以便及時調整商品和服務,將流動的流量固化為留存的留量。
基于需求的訂貨管理同樣不可忽視。在充分獲取需求信息后,通過歷史銷量測算、庫存數量分析等數字化手段科學擬定訂貨數量,并建立涵蓋動態自動補貨、靜態自動補貨等功能的補貨管理系統。
在庫存管理層面,建立完善的庫存管理系統,對商品進行精細化品類管理及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時完成總部及門店的非煙商品庫存盤點、調整及調撥。
此外,一些智能化技術也得到了充分應用。比如能實現定制化商品信息顯示的智能價簽,能實現移動收銀、銷售數據可視化的智能收銀系統,能實現人員離崗監控、消防通道占用識別、警情視頻留存等全場景覆蓋的智能安防系統以及能實現對空調、暖風系統、冷柜、冷庫等多設備智能控制的智能控溫系統。
“公域引流,私域轉化”是市場營銷數字化的主要思路。
公域流量在門店進行營銷宣傳和觸達顧客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便利店通過直播平臺、短視頻平臺、外賣平臺、社交媒體等拓展宣傳半徑,觸達目標人群并引流后,為公域流量向私域轉化打好基礎。
此后,以企業微信、社群、自有App等為依托,通過“新人注冊有禮”“邀請注冊返券”等活動,實現流量轉化和粉絲裂變。在維護私域流量過程中,建立針對不同平臺的內容管理SOP(標準作業程序),并嚴格按照時間表與粉絲交流互動并派發福利,不斷強化其黏性。
便利店一頭連接著上游供應商,一頭連接著下游消費者,通過智慧物流和即時配送實現與上下游的良性互動,推動鏈條各環節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端到端的效率提升,是商品流通數字化的發力方向。
通過打造數字化、扁平化的供應鏈管理平臺,一方面能夠順暢與上游供應商的對接和聯系,提升議價能力,保障各門店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優惠的價格將商品送到“對的人”手中。另一方面也能推動門店與門店之間,門店與自建倉儲中心、鮮食廠、烘焙廠之間的內部周轉效率,降低因溝通不暢、響應不及時造成的成本浪費。
近年來,即時配送模式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青睞,大多處于一刻鐘生活圈內的便利店也積極擁抱這一服務模式,力求讓消費者獲得“夠好、夠快、夠省心”的消費體驗。在訂單響應環節,通過培訓不斷加強員工處理線上訂單能力,以數字化管理工具進一步規范備貨、打包、交付配送員等流程。在配送環節,根據自身運力情況,或借助自有配送體系,或將配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為保證送達時間和效率,通過建立流程管控表以及收貨反饋調查表等形式,加強對配送人員的約束和考核。
總體來看,便利店加速數字化轉型是深度洞察市場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質量運營、高效率產出的必經之路。在積極擁抱數字化過程中,應結合發展戰略、經營規模、資金儲備、人才儲備、市場環境等多方面因素,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節奏的快“數”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