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對于我國經濟建設的貢獻有目共睹。煙草稅在中國的征收率為80%,每年的稅收超過1萬億元。2020年,中國煙草稅收額為1.28億元; 2021年,中國煙草實現工商稅利總額13581億元,同比增長6.08%,實現財政總額12442億元,同比增長3.36%,稅利總額和財政總額創歷史新高。為中國財政總收入和經濟作出充分的積極奉獻。中國大約有3.5億煙民,煙民總數決定了煙草稅收的多少,中國也是全世界煙草最大的銷費市場。
煙草稅收的增加,要得益于國家實行煙草專賣制度的實行。
1982年1月1日,中國煙草總公司成立。40年的發展,煙草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過程雖艱難,結果很美好。
1983年9月23日,國務院頒布實施了《煙草專賣條例》。這對扭轉煙草行業盲目發展的混亂局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它畢竟只是法規,不是法律,存在法律地位不高、處罰措施不力等諸多問題。為了適應形勢發展,進一步加強煙草專賣管理。
1987年,國務院法制局(現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將煙草專賣立法納入了立法計劃。
時代在變化,改革在繼續。煙草人始終不忘站在改革的潮頭,掀起一股反“放權”改革風潮。“逆風”而行,實行專賣制度,只為更好地為國家賺取稅收,讓稅收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1991年6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以下簡稱《煙草專賣法》)。
123人出席會議,116人贊成,1人反對,4人棄權,2人未按表決器。就在會議審議通過的當天,國家主席楊尚昆發布第46號主席令,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這一天,誕生的對后來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影響的《煙草專賣法》,標志著我國實行煙草專賣正式開啟。
《煙草專賣法》成為了中國煙草有史以來第一部煙草法典,正式規范煙草的發展,并把煙草專賣制度和行業“統一領導、垂直管理、專賣專營”的管理體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來。
1997年7月3日,國家又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目的是為了確保這一《煙草專賣法》得以正確實施,讓我國煙草正式走上了依法治煙的軌道。
至于為何要實行中國煙草專賣制度?
首先是國家財政的需要。中國的煙草稅收比軍費還要高,許多省份的煙草稅比鋼材原油稅還要多出許多。國家對煙草實行專賣,是為了保障國家利益,中國煙草的初心也是為了“兩個至上”,即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重要窗口期,大量的基礎建設正是需要大量經濟基礎作為保障,煙草的高稅收正好可以進行彌補。
其次是規范市場的需要。以前煙草在中國魚目混雜,多種煙草體系縱橫交錯,錯綜復雜,各種非法煙草制品活動猖獗,利用專賣“利劍”,可以斬斷“群魔亂舞”現象,規范煙草市場行為,讓消費者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時在專賣制度的保駕護航下,煙草發展更能行穩致遠,構建出完善的現代化煙草工商業體系,生產出更好質量的卷煙產品,滿足廣大煙的消費口味,推動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全國大市場,民族卷煙品牌在迎風破浪中快速成長,成為國內卷煙市場絕對的主角。
再次是利國利民的需要。許多國家的煙草稅收都是居高不下,我國的煙草稅收當然不能白白流失。專賣制度實行的30年里,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煙草專賣于國有利、于民亦有利。而我國煙草發展的40年間,中國煙草工商稅利也從1981年的75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13581億元,中國煙草正以“心懷國之大者”的擔當,助力全國112.95萬貧困人口如期實現脫貧。光全產業鏈就直接吸納就業2100余萬人,間接帶動就業3300余萬人。中國煙草已成為社會主義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有人說,中國煙草的底色自始至終都是與國旗旗面一樣的紅色,煙草為什么要“專賣”?答案就在大家的心里。中國有了煙草,不管你是否煙民,也不管你是否支持禁煙,煙草的貢獻都在那里,容不得你否定。
中國煙草專賣制度在《煙草專賣法》的框架下,走出更加穩健的步伐,走出更加順暢的步子,不論是管理監督層面,還是制造銷售煙草人員,抑或是廣大煙草消費者,都要自覺遵守這一煙草根本法,自覺維護煙草的良性發展,不給煙草發展制造障礙,不給煙草發展添亂。
未來的中國煙草,在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下,在廣大國民的全力支持下,只會越來越規范,越來越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我們只有拭目以待,靜待花開,讓煙草的味道繼續散發出迷人的香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