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往往為了圖方便、走捷徑,不自覺地經常把腳踩在原本為了美化我們生活環境的花草上面,把原本屬于花草的生長空間,變成了“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對于這種現象,有的管理者只能無奈地在花壇邊上豎立警示提醒牌,諸如“我也怕疼,請繞道走”、“花草帶來美麗,踩踏帶來丑陋”等“溫馨提示”,但收效甚微,與其治標不治本,不如來個順其自然。有的管理者就干脆在被踩踏的地方新開辟一條“快捷通道”,把被踩踏成“路”的地方用水泥澆筑硬化,讓人們更方便地行走。有的管理者則利用新開辟的道路進行裝點,鋪裝一些漂亮的鵝卵石在道路上,不但更美觀,還達到了人性化的管理目標,被人們稱贊。
很多人認為,大多數人要走的路才是“正道”,而強制“封路”不可取,會給人們帶來不少麻煩。
由此,我想到了煙草企業的制度與執行。
有人說,企業制度可以保證企業良性發展,是為大多數員工提供更方便工作的規則而不是制約,是為了規范而不是負擔。制定制度不是管理的目的,而是通過制度建立一個公平競爭良性發展的企業環境,讓每一個人都能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
但也有些企業以為制度越多越細就越好,就越能利于執行。比如有些企業的班組建設規范,就在無形中加重了不少基層班組的負擔。因為一線班組一方面要完成各項生產任務,另一方面還要應付各項考核,這考核就是依據所謂的班組建設相關制度而執行的。考核大有演變成“細化、深化及普遍化”的趨勢,讓人目不暇接,疲于應付。
有的煙草企業在黨建工作中也是層層加碼、逐級細化,不光讓黨建工作者不堪重負,更讓一線黨員苦不堪言,導致了許多形式化的產物誕生。“不求實效,只求痕跡”“不講內容,只重表皮”等現象層出不窮,說到底就是制度與執行漸漸脫軌,如此制度與一線“高漸離”現象表明,有些企業的制度制定不是完全站在一線員工的立場考慮問題,而是為了擺“花架子”“搞業績”,讓員工圍著“花園”慢跑,繞著“風景”轉圈,員工真正渴望的“直通車”卻“猶抱琵琶半遮面”“千呼萬喚不出來”。
如此“削足適履”的事情很多煙草企業都可能干過。“風景”再好看,也僅僅只是“風景”,不能讓企業產生積極的效益。相反,那些可以讓員工真正感到溫暖舒心的舉動卻更能助推煙草企業發展。
必要的制度是必須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旦多了些無所謂的標準和制度,那些可有可無的約束就是制約員工創造力和發展力的因子,會讓員工無端增加負擔和壓力,會讓企業無端減少創新和動力。讓員工可以適當地“踩進花壇”,在發展的洪流中“踩出一片新天地”,未嘗不是一個創新的好辦法。煙草企業在制定相關制度之初就要好好考慮是否適合執行和推廣,是否利于企業更好發展,否則員工一定會繞著制度走“便道”,把制度當成了“擺設”。
適當地讓“花壇”開辟出一條發展的“捷徑”,恰當地把一切不適合員工行走的“履”削平,如此企業發展才能不再那么“曲徑通幽”,而是“豁然開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