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0日區局培訓組織的“我聽前輩講初心”座談會上,區局人事處韋光軍老師在上課時提到一個典故,叫“躬身入局”。我聽了很有感觸。
“躬身入局”是曾國藩曾經講過的一個故事,說的是兩個人在農村一條很窄的田埂上頂上了,誰也不愿意讓誰,誰也過不去。因為兩個人都挑著很重的擔子,不愿意下到水田里,沾一腳泥。這時候作為旁觀者你應該怎么勸呢?你說這位年齡大,你讓一下,他會說:憑啥?你說這位挑的擔子重,你讓一下,他還會說:憑啥?這時候誰也不會為別人考慮,這不就頂死了嗎。那這位旁觀者最后想了一個辦法,他親自下到田里說,來來來,你把擔子給我,我幫你挑一下,你側著身偏一下就過去了。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只要你把你的身份轉換一下,從一個旁觀者變成一個置身其中的人,一個看似無解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曾國藩把這個方法叫做“躬身入局”。
聽完老師的這個說法,我深以為然。其實我們初出茅廬,剛剛來到煙草行業的新進員工們,何嘗不是“躬身入局”呢。我想用我自己的經歷結合躬身入局這個典故,談談自己入職以來的感想和初心。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件事是在物流輪崗時發生的。那時候我剛剛進入煙草行業,第一天正式上班就是到物流崗位輪崗,和甲叔還有覃哥這對老搭檔一起。因為之前培訓的時候已經在物流學習過了,所以對于各個流程也比較輕車熟路,裝卸貨物也算是比較熟練了。接下來的送貨環節也比較順利,就是這條線路屬于比較遠的路線,在路上花的時間會比較多,心情也會有少許煩躁。甲叔和覃哥是比較幽默的人,一路上有說有笑倒也不算無聊。意外往往在這時候就來了,我們在送完最后一個零售戶的貨時已經三點半了,但經過一個上坡時我們發現車子左前輪的位置會發異響,像是金屬剮蹭的聲音,但是下車檢查卻沒發現什么異常。于是我們將車開到最近的一家維修的店里面給店主檢查,店主檢查后說是承軸裂開了,讓我們慢點開。為了保險起見我們把車開到路邊等待技術人員的救援車到來,由于我們已經到了離縣城77公里的鄉鎮,所以等待救援車的到來還需要很長時間。甲叔和覃哥拿出早上打包的馬拉糕和芋頭分給我一起吃了,然后我們三個就在路邊等待救援車的到來。
漸漸地天色也黑了,氣溫也變冷了,路邊來往的車輛也不是很多,氣氛變得凝重了起來。甲叔和覃哥半開玩笑說,你今天第一天來就體驗到了煙草工作的艱辛咯。我笑著回應說沒事,但其實心里也有點慌張和害怕。我們一直從三點半等到了晚上八點鐘,終于救援車到來了,但是維修師傅經過檢查說現在還是不能馬上修好,得帶回去修,所以現在先涂上機油然后慢慢開回去。我們以每小時20公里的緩慢速度向著縣城開去,一路上只有小村莊零星的燈光、天上的點點星光和暗得伸手不見五指的周遭環境。經過漫長而顛簸的路程,我們終于在凌晨一點鐘抵達了縣城,回到家洗完澡上床已經是兩點半,然而第二天的七點鐘還是照常上班。
這段經歷使我非常難忘,也在我心中打下了煙草基層工作的基調。在我進入煙草行業以前,我總是聽周圍的人提起煙草行業待遇有多么多么的好,工作有多么多么地輕松,我也自認為自己的高學歷能享受到在辦公室吹著空調辦公的待遇,可是事實并非如此。煙草基層工作并不像表面的光鮮靚麗,相反是非常艱辛的,非常苦的。我明白了自己必須拋棄所謂大學生光環,拋棄長久以來對于基層工作的偏見,把自己擺進基層的位置,把責任先扛起來,才能做到“躬身入局”,真正地融入到基層工作的環境中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