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黃桃罐頭銷量突然暴增,甚至在不少地區都出現了斷貨。黃桃罐頭為什么能成為“爆款”,從提供情緒價值的角度思考,也許能讀懂其背后的消費邏輯。
首先,緩解了消費者的心理焦慮。受疫情影響,不少消費者紛紛選購鮮甜爽口的黃桃罐頭,慰藉心靈,一時間,黃桃罐頭成為爆款商品。為此,某品牌商在社交平臺發文:“黃桃罐頭本身并不具備任何療效。”相關專家指出,黃桃罐頭并非特效藥。然而,一些消費者依然我行我素,加入到了搶購黃桃罐頭的大軍之中。有的網友表示,每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都會給家人和朋友吃黃桃,因為“桃”和“逃”同音,寓意“逃過一劫”。因此,搶購黃桃罐頭的消費者并不是期望黃桃罐頭能夠產生療效,而是在尋求積極的心理療愈,以此緩解自身的焦慮。
其次,承載著兒時的記憶。一時點燃消費熱情的是發送到自媒體平臺上的一個短視頻。視頻中,一位來自南方的網友在東北生病,他東北的朋友沒有感冒藥,就給他拿了黃桃罐頭。雖然這位網友并不相信黃桃罐頭能起到什么作用,但是在朋友的強烈推薦下,還是吃了下去。沒想到,他確實感到舒服了一些。這條短視頻引發了東北人的共鳴。在許多東北人的記憶里,每次生病的時候,家人總會給自己吃黃桃罐頭,以此期盼自己盡快痊愈。在過去物資匱乏的年代,吃上一口鮮甜多汁的黃桃罐頭,怎么不算是“奢侈”的消費行為呢?正如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對專家辟謠的回應,“東北孩子已經屯了”。黃桃罐頭不僅滿足了口腹之欲,更承載著家的記憶。
再次,獲得了消費價值認同。其實,黃桃罐頭的暢銷并未脫離其內在價值,其含有豐富的糖分和膳食纖維。社交平臺上,黃桃罐頭吸引了更多的人關注,在搶購中,消費者對黃桃罐頭的認同感得到了進一步放大。
從知識付費到限定款的盲盒,再到黃桃罐頭出圈,越來越多的商品通過為大眾提供情緒價值,獲得了銷售機遇。但當熱情消散,經營者還是要在產品本身下功夫,控質量、穩價格、塑品牌,只有真正讓消費者獲得實惠,產品銷售才不會遇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