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一些城市的繁華商圈,“冒”出了一些模仿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小賣部內部裝潢,陳列著大白兔奶糖、比巴卜泡泡糖、華豐伊面、健力寶飲料等商品的零食店。? ??
它們以“童年回憶殺”的方式,引得許多有著懷舊心理的消費者駐足,收獲了流量也提升了銷量。
此種營銷方式,便是場景營銷——商家通過打造特定的場景,將產品賣點與消費者需求對接,有效觸動消費者的痛點和癢點,引起情感共鳴,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系,進而激發購買欲望,提升消費黏性和忠誠度。
按照傳播途徑,場景營銷可劃分為線下和線上兩種模式。在線下,場景與門店的體驗優勢疊加,能讓消費者在沉浸式體驗產品和服務的同時,瞬間開啟情緒開關,成為場景的主角。在線上,場景通過文圖視頻等載體實現數字化重構,可以更為靈活且更深層次地融入消費者的工作和生活,進而實現交易轉換。
近年來,在零售領域,場景營銷受到越來越多品牌和零售商青睞。究其原因,是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者作為有態度、有審美、有溫度的個體,消費意識正在逐步覺醒,比起那種以傳播者為核心的“講道理”“敲黑板”式營銷,更欣賞商家以消費者為中心,通過精心搭建場景實現雙向互動的那份用心。
場景營銷要想成功,離不開用場景講述故事的能力。這故事,從來不是品牌或產品的故事,而是與每一個目標消費者有關的故事。
好故事,需要建立在深度消費洞察之上。
一切營銷活動的開展,都要明確找到“對的人”。以前文提到的懷舊零食店為例,其目標消費人群有著清晰的“畫像”——消費能力較強且有著一定懷舊情結的中青年。他們大多已經成家立業,樂于為電影、游戲、書籍等帶有情懷“濾鏡”的商品買單,也喜歡通過社交媒體為情懷商品“站臺”,推動粉絲裂變。面向這部分消費者的場景搭建,也自然應當以記憶中的“味道”為方向。
商家可充分借助互聯網工具和大數據手段,盡可能地掌握第一手消費數據,對消費人群進行科學分類,隨后實現自身特色與消費圈層的精準匹配,找到“對的人”。
好故事,離不開換位思考基礎上的感同身受。
在傳統消費時代,不少品牌和零售商習慣于“我宣傳什么你接受什么”,這種忽視消費者情感體驗的方式在新消費時代顯然已經玩不轉了。回顧近年來網絡上被吐槽較多的反向宣傳案例,無一例外都是不考慮真實消費情景的一廂情愿。
場景和故事,永遠都是面向消費者心理狀態的營銷手段,與消費者實現深層互動進而推動消費決策才是最終目標。因此,品牌和零售商一定要真正去接近和了解消費者,真正站在消費者角度思考問題,不要“我覺得你想要”,也不能通過“個別化”“臉譜化”的樣本“管中窺豹”,“心有戚戚焉”的換位思考、感同身受,才能更好地實現情感共鳴。
好故事,有賴于過硬的產品品質作為支撐。
場景搭建得再好,故事講得再完美,產品品質不過關,便成了一錘子買賣。當前個別品牌和零售商在場景營銷過程中習慣采用“概念大于產品”的運營模式,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概念炒作之上,在短時期內收割了流量紅利,卻因商品品質不過關嚴重影響了復購率。
好場景里的好故事,必然伴隨著精心挑選的好產品。以好產品作為橋梁建立起的深度鏈接,能讓場景和故事更快速地觸達消費者心智,形成更為長久的消費信任。
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用場景講述對的故事,為消費者提供對的信息和服務的場景營銷模式,在未來理應有更為寬廣的應用空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