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完善人才戰略布局,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主旋律,而人才則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個單位有什么樣的人才,影響著這個單位發展的速度和狀態。如果人才這個“第一資源”運用不好,就會制約人才積極性的發揮,從而影響到一個單位的發展。因此,要建立健全人才的選拔和運用機制,在人才作用的發揮上少些“門檻”,真正“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
少些“門檻”,要在機制建設上“不偷懶”。唯學歷論、唯專業論、唯學校論等是一些單位在人才招聘、人才選拔和人才使用中常設的“門檻”。此種方式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快速篩選出高素質人才,但也會因為“簡單粗暴”,而讓一些雖然滿足不了硬性標準卻真正擁有精干業務能力與專業能力的人才被拒之門外。因此,要想找準“第一資源”,前提就是要在機制建設上“不偷懶”。要結合實際,進一步建立健全人才招聘、選拔、破格提拔等制度機制,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的長效機制,打破身份、學歷、資歷的限制,讓真正的人才脫穎而出、并發揮好作用,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少些“門檻”,要在激勵上做“加法”。人才是一個單位重要的財富,他們因在某一鄰域、某一專業、某一方面的過人之處,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在物質激勵、精神激勵、職務晉升等方面對他們設置過多“門檻”,勢必會影響到他們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因此,要結合本單位不同崗位、不同專業、不同人員的具體情況,進一步完善人才激勵政策,通過拓寬人才晉升通道、設立專項獎勵及對有特殊貢獻的人員進行破格提拔等方式,積極營造爭當人才、爭創業績、爭先進位的良好氛圍,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少些“門檻”,要在保障支撐上讓人才敢于啃“硬骨頭”。創新創造、科技攻關、重點項目攻關等都是長期的過程,也是需要持續發揮人才作用的過程。如果一個單位、一個企業的人才沒有甘坐“冷板凳”的毅力、沒有久久為功的心態,那“硬骨頭”只會越來越硬、越來越難啃。只有持續為人才提供人、財、物、環境等方面的支持,積極為攻堅克難提供便利,才能讓人才勇于擔當、敢于碰硬。同時,針對啃“硬骨頭”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要做到第一時間協調、溝通和幫助,真正讓人才卸下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創新攻關之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