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績是衡量領導干部履職盡責的重要標準,也是人民群眾對領導干部的期待和評價。政績有顯而易見的,也有隱而不顯的,有短期內能夠取得的,也有需要長期積累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顯績和潛績。
如何正確看待顯績與潛績,如何在實踐中做到既做顯功,也做潛功,是每一位干部都應該思考和回答的問題。
所謂顯績,是已經顯示出來的政績,看得見、摸得著。比如,經濟增長、社會穩定、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成績,都是顯績。顯績是工作成效的直接體現,也是人民群眾對領導干部工作滿意度的直接反映,有利于增強領導干部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利于展示黨和國家的形象和聲譽。做好顯績,需要領導干部具備敢于擔當、善于作為、務求實效的精神狀態,需要領導干部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需要領導干部緊密聯系群眾、傾聽群眾意見、了解群眾訴求。公眾對顯績的評價通常是直觀的、客觀的、及時的,并根據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實際需求對領導干部做出贊揚或批評。
所謂潛績,是指基礎性的、短期內難以見到效益的工作,一般是為后人做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比如,改革創新、科技研發、生態保護、制度建設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貢獻,都是潛績。潛績是領導干部工作深度和廣度的體現,也是人民群眾對領導干部工作信任度和支持度的體現。潛績有利于增強干部的遠見卓識和創新能力,有利于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有利于推動長期規劃目標的實施和實現。做好潛績,需要領導干部具備不急功近利、不貪圖虛名、不畏艱難的品格修養,需要領導干部堅持規律導向、戰略導向、創新導向,需要領導干部廣泛調研論證、科學決策部署、協同推進落實。公眾對潛績的評價通常是間接的、主觀的、滯后的,并根據自己的歷史經驗和未來期待對領導干部做出認可或質疑。
在推進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中,要用客觀、科學的方式評價領導干部,做到顯績看能力、潛績修德行,“顯”“潛”并行、同向發力。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無論是顯績還是潛績,都要緊緊圍繞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人民群眾在改革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要著眼于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青山綠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和制度保障。
堅持以實際效果為標準,把工作成效和社會效果作為衡量政績的重要依據。無論是顯績還是潛績,都要注重實事求是、求真務實,不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搞數字政績、虛假政績、浮夸政績。同時,注重科學規劃、精準施策、協調推進,不搞一刀切、一陣風、一招鮮。把顯績與潛績有機結合起來,既做好當前工作,又謀劃好未來發展,既滿足人民群眾的短期需求,又滿足人民群眾的長期期待。
堅持以長期視角為緯度,把時間沉淀和群眾口碑作為評價政績的重要標準。無論是顯績還是潛績,都要樹立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不為一時之功、一己之私而忘乎所以,不為一時之名、一己之利而違背原則。同時,也要有長久的耐心和信心,不因一時之難、一時之苦而氣餒退縮,不因一時之誤、一時之失而灰心喪氣。把顯績與潛績有機融合起來,既做出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成績,又做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成績。
顯績與潛績是為政者的兩種功績,也是領導干部的兩種擔當。只有正確看待顯績與潛績,在實踐中做到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在顯功中體現潛功,在潛功中彰顯顯功,才能更加符合人民群眾期盼。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