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泥巴裹滿褲腿的土路,到“產業路”“致富路”通到家門口;從破壁殘瓦的舊屋,到易地搬遷的新樓;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看天吃飯”,到新業態新產業的鄉村主戰場……云南中煙紅云紅河集團會澤卷煙廠派出的駐村干部“駐村”更要“助好村”,以群眾的期望為工作導向,以人民滿意為目標,敢擔當、能擔當、善擔當,把實事好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駐村干部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堅力量,是鄉村振興的參與者、組織者、實踐者,任務艱巨、使命光榮。駐村干部只有擺正心態,融入角色,克服“過客”心理,做到心里裝群眾、腦中有宏圖、手中有方法、腳下接地氣,才能確保思想上“下得去”、能力上“跟得上”、工作上“干得好”,實現“駐村”更“助村”。
會澤縣馬路鄉旁官地村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會澤卷煙廠駐村干部“駐”進群眾心窩窩,時刻與群眾保持“零距離”,做好一名“編外”村民。他們改進方式“融民眾”,把“身”駐在一線,多聽、多看、多走、多了解,勤于走村入戶掌握實情、忙于田間地頭為民辦事。在他們看來,真正的“駐村”不能只停留在每天的簡單“打卡”上,而是要“身”在一線,“駐”入民心,要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站在群眾的立場,想問題、辦事情,面對群眾需求,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如果沒有駐村干部抓住契機“筑同心”,把“責”駐在一線,那有田壩鄉板坡小學改擴建的高標準運動場?那有馬路鄉水口村種植紅瑪瑙櫻桃每戶每年可增收近3萬元?那有魯納鄉獅子村鮮果掛滿枝頭的“云獅園”蜜桃基地?那有馬路鄉旁官地村20多公里長的管網人畜飲水工程?那有火紅鄉龍樹村提升村民人居環境的目標規劃?駐村干部積極牽線搭橋,融入村“兩委”班子,與所“駐”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真正把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
“駐村”更要“助好村”,“助”推經濟邁新高。駐村干部善于“借助外力”發揮好“娘家”單位的資源優勢和自身人脈廣、路子寬的優勢,緊緊抓住村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處發力,積極爭取幫扶資金和引進產業項目。按照“黨建引領,一村一策”工作方法,板坡村現代化冬季草莓育種基地、水口村“云貴連心橋”1700多米景觀棧道和獅子村17個村民小組路面硬化工程相繼上馬完成,不斷夯實產業基礎,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助推村集體經濟實現“蝶變”。
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意味著我國“三農”工作的重心發生了歷史性轉移。駐村干部要把初心記在心間、把使命扛在肩上,才能贏得群眾的點贊,更好地耕耘鄉村這片土地,收獲新的希望,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譜寫自己人生的絢麗華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