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的2023年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在各行業、各領域掀起了網絡安全宣傳熱潮。
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我國網民數量已達10億人,互聯網普及率超過了70%。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深入發展,互聯網作為“雙刃劍”的屬性愈發凸顯。防不勝防的電信詐騙、隨處可見的信息泄露,網絡安全領域不斷涌現出新的風險與挑戰。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網絡安全宣傳工作,筆者認為,重點在于走好群眾路線。
走好群眾路線,人民立場是基礎。在創作網絡安全文化作品的過程中,要善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一方面,加強新媒體技術的運用,積極創新網絡安全宣傳手段,制作趣味短視頻、情景短劇等,產出更多“干貨”。另一方面,聯系當下熱點,開展網絡安全宣傳活動,比如結合近期熱映電影《孤注一擲》的故事情節,普及電信網絡詐騙相關知識。網絡安全宣傳活動還需貼近民生,把握“掃碼贈送獎品”“詐騙短信鏈接”等宣傳重點,講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網絡安全陷阱,為人民群眾解決現實問題。
走好群眾路線,群眾參與是前提。在開展網絡安全宣傳活動過程中,要發揚人民群眾的主體意識和首創精神,集群眾智慧,請群眾參與。要善于利用互聯網社交平臺,暢通互動渠道,進行活動預熱,做足網絡安全宣傳工作的“群眾性”文章。還可以開展征文比賽、短視頻征集等活動,向群眾“要”作品,讓活動更加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在此基礎上,還要擴大宣傳活動覆蓋面,綜合運用線上線下渠道,開展專題講座、在線答題等活動,推動網絡安全宣傳“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進企業”,進一步筑牢網絡安全防護的群眾基石。
走好群眾路線,常態長效是關鍵。建立常態長效的工作機制是鞏固網絡安全宣傳成效的現實之需,只有將網絡安全宣傳融入日常,才能推動網絡安全知識學在經常、用在平常。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應當做到閉幕不落幕,既要在統籌規劃、宣傳普及、示范推進等方面持續發力,增強廣大群眾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和技能,也要用好反面教材,以案為鑒,提高廣大群眾對網絡安全陷阱的警惕性和鑒別力,共筑網絡安全防線,共建網絡清朗空間。
面對超10億的龐大網民群體,開展網絡安全宣傳活動更應走好群眾路線,將每一個網民都調動起來,以點帶面促進宣傳成效進一步擴散,營造全社會共筑網絡安全防線的濃厚氛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