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8680.4億元,同比下降4.3%。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8530.9億元,同比下降8.2%;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3718.5億元,下降5.7%;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559.0億元,增長0.9%;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6501.7億元,下降1.3%。這是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的主要內容,“下降”是常態化表述,已經是個看得見的高頻詞了。對此,從這組經濟數據看煙草表現,我們需要好好把握。
一是經濟下行常態化,煙草如何表現。從這組數據看,經濟表現已經是焦灼期下行期,在這樣常態化下,煙草的表現其實是和市場密切相關的。超高端香煙銷售不暢,高價位卷煙積壓在零售戶手里,毛利率已經維持在10%以下的區間搖擺?,F在的主要盈利點都是在20元以下的卷煙品牌上,尤其是三類煙表現出來的市場空間需求旺盛,市場上卻無貨甚至缺貨斷檔很嚴重,形成了煙草市場阻滯不暢的營銷局面。
從國家層面分析,煙草綜合貢獻度在特殊時期必須有更好表現,要體現帶動和引領作用。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了。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財政貢獻度和利稅貢獻那一個都不能少,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從省市縣級煙草局分析,在指標和國家導向影響下,省市級煙草專賣局年度考核任務迫在眉睫,箭在弦上,必須打好年底收官之戰,體現更好的效益指數。只能加碼,不能倒退,這是現實的重要表現。
從煙民分析,經濟下行消費,消費不振手中余錢不多,該花的能花的都需要好好琢磨分析,先把老小和生活必須安排好,再去說吸煙的事情。這種矛盾心理,是會持續一陣子。
從零售戶分析,消費不力,高端煙走貨不暢,只能積壓在自己手里,盡快變現,實現流動資金的合理順暢流動,是當前的頭等大事。這就是生死的問題。倒掛、貼錢,以低于批發價快走貨,已經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二是經濟消費不振作,煙草有何表現。在這種經濟不利的大局面下,煙草的動作和作為還是積極表現的。據說,縣級公司今年普遍銷售額增長,照比例下去,省市級局的效益也是正面的正向的。上半年春節以及國慶中秋的黃金期,已經基本上實現了效益的大盤子,到了最后這兩個月,有的訪銷就是冷作為了。三類煙幾乎沒有量,有的只是一二類煙的疊加和訪銷量加大,還與之相伴有三類煙的政治任務考核掛鉤,也讓市場和各級煙草局尤其是基層局想方設法完成任務。
加倍釋放信心。各級煙草主管部門,都是不斷釋放市場信心,給零售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和良好通路,在訪銷方面實現盡可能最小化的影響和干擾。
打造良好環境。在市場環境方面,主要是對夜經濟、旅游景區和景區、文玩等新興秀市場提供全配套服務,疊加政策導向,形成真實的推動力。
加大力度監管。各級煙草部門在年底前后,紛紛加大馬力,加大監管和服務力度,實現最優質的服務和快辦快結,推行指尖服務網上通辦等等。
考核導向明顯。對高端卷煙的考核和對三類煙的考核同步并舉,以應對市場的高端化和基層服務的真實對應,做到不偏廢,一把利劍之下找到市場的完全掌控。
三是應對市場硬舉措,煙草落子表現。面對這些不利局面和負面表現,煙草作為還是有大的空間的。主要是加大創新,不斷提升創新創造的活力和通路建設。在電子煙監管上一視同仁,和傳統煙實現統一監管服務。品牌營銷上多措并舉,把低端煙高端煙置放于一個考核體系之下,釋放市場活力和動能。嚴控新開發品規上市,為煙草營銷提供真實的促進力。加快放管服改革進程,實現一事通辦等等快捷服務。在訪銷環節,增加適銷對路的品牌品規投放量,按需投放,增加市場活力等等。
經濟不展不振,數據和現實表明下降是常態,在這樣的情況下,煙草需要更好保持定力,穩扎穩打,擴展思路思維,打開通路建設,在創新創效方向下大力氣,為煙草提供最具活力的市場表現和積極動力。
事在人為,活力再現,這需要煙草和煙草人的大作為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