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強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穩固,但仍需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煙草產業作為傳統制造業代表,必須立足"三個優勢":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完整產業鏈條、豐富人力資源,依托"有效治理機制"和"動能轉換空間",在"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行動中實現轉型升級。這要求行業以全面質量管理為戰略支點,推動質效雙升,既保障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又提升品牌價值的競爭力。
戰術攻堅:構建質量革命支撐體系
(1)品牌營銷矩陣化
立足"兩個至上"行業價值觀,將質量基因深度植入發展肌理。既要保持"產量服從質量"的戰略定力,更要構建"質量賦能品牌"的進階體系。通過"三品戰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實現價值躍遷,讓質量管理從生產端延伸至消費端,形成"研發-生產-營銷"全價值鏈質量閉環。聚焦"雙突破"目標,實施"金字塔"品牌梯次培育計劃,構建"旗艦品牌+特色品牌+潛力品牌"梯隊。建立產銷銜接機制,通過大數據分析優化生產計劃,開展場景化精準營銷,提升市場響應速度。
(2)技術創新體系化
聚焦"減害降焦"技術攻堅,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設立"減害降焦"專項攻關基金,突破納米濾棒、生物減害等關鍵技術;構建"產品全生命周期"創新鏈,覆蓋配方研發、工藝設計、感官評測等環節;建立"特色品類實驗室",培育具有地域文化標識的特色產品線。構建數字化質量管控平臺,實現生產參數實時校準、工藝標準動態優化;推進智能制造升級,以裝備智能化保障產品均質性,讓技術創新成為質量革命的硬核支撐。
(3)管理對標精準化
深化對標管理"雙循環"機制:對內推行全過程質量追溯,建立"人、機、料、法、環"五維質控體系;對外開展國際對標,將"差不多"思維升級為"剛剛好"標準。創新"質量+績效"融合考核,讓質量指標成為戰略落地的"導航儀"。導入卓越績效模式,構建"戰略-運營-執行"三級目標體系;開展"質量成本"分析,建立缺陷預防機制;推行"全員質量積分制",將質量績效與個人發展深度綁定。
經驗傳承:激活質量革命內生動能。煙草行業四十余年質量實踐積累了三大法寶:其一,構建"PDCA+5S"雙輪驅動模式,實現質量改進常態化;其二,打造"金葉制造"標準體系,將《卷煙工藝規范》細化至288個質量控制點;其三,培育"質量信得過班組"文化,年均產生600余項QC成果。這些經驗需與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深度融合,構建"人-機-系統"協同質量生態圈。
他山之石:注入質量革命外部活水。德國制造哲學給予三點啟示:其一,"天職觀"啟示質量倫理建設,需將"兩個至上"價值觀轉化為員工行為自覺;其二,"精準主義"要求建立微米級工藝標準,如西門子0.01毫米的裝配精度;其三,"隱形冠軍"培育路徑,啟示專注細分領域可打造"單項冠軍"產品。借鑒這些經驗,需建立"質量合伙人"機制,讓產業鏈上下游共擔質量責任。
精神引擎:凝聚質量革命磅礴力量。勞模精神是質量革命的不竭動力。從李芳民同志"設備守護神"的堅守,到"王進喜式"創新工作室的涌現,勞動者用汗水澆灌質量之花。要建立"質量工匠"培養體系,開展"質量微課"全員培訓,讓"勞動最光榮、質量最崇高"成為行業新風尚。
站在"十四五"收官與現代化新征程的歷史交匯點,煙草產業當以質量革命為筆,在高質量發展答卷上書寫新篇章。讓我們以"質"為舟,以"新"為帆,在產業轉型升級的浪潮中劈波斬浪,共同譜寫煙草產業現代化新篇章,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產業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