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無錫日報》報道 點燃一支煙,室內PM2.5飆升10倍,這是記者日前親眼所見的一幕。在霧霾籠罩的當下,控煙再次成為公眾熱議話題。采訪中有一個令人欣慰的消息傳來:控煙立法已入列今年無錫地方立法調研項目,爭取明年正式立法。專家同時建議在室內公共場所引入PM2.5監測,讓公眾重視室內公共場所禁煙的重要意義。
近日,市愛衛辦主任羅健在自己的辦公室用一臺便攜式測試儀做了“吸煙與PM2.5關系”的簡單測試。一開始測試,室內PM2.5濃度為85微克/立方米,隨后他點燃了一支煙,只見PM2.5數值開始迅速攀升,最后峰值停留在855微克/立方米,約過半個小時,他再次測量,PM2.5濃度回落到202微克/立方米。“實驗證明,吸煙產生的煙霧與PM2.5緊密相關,吸煙對人體的危害不亞于霧霾天。”另據介紹,復旦公共衛生學院最近進行的“二手煙霧對室內PM2.5濃度影響因素”實驗結果顯示,室內空氣中PM2.5約九成來自煙草。
“我們在對室外大氣感到焦慮的同時,不應該忽視更為嚴重的室內空氣污染問題。”羅健說,來自煙草煙霧的PM2.5微小粒子能穿過肺泡進入血液,所以,吸煙不僅和肺有關系,它和整個呼吸系統都有關系,長期吸煙或處于煙霧繚繞的環境中,人體會引發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病、哮喘等多種疾病。錫城醫院臨床上經常能見到患上肺癌的“老煙槍”,還有“一輩子不抽煙,卻得肺癌晚期”的慘痛教訓。
無錫的控煙步伐其實走得很早。早在1995年無錫就出臺了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暫行規定,政府規章中明確大型商場、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必須禁煙。2009年“無煙城市—蓋茨中國控煙項目”啟動,無錫是國內最早參與該項目的7個城市之一。全市醫療衛生系統是控煙的“先行軍”,經過4年多努力,衛生機構員工吸煙率由16%下降為14%左右,其中男性吸煙率由45.08%下降到38.7%。
衛生部門人士坦言,控煙行動在實際推進中遇到很多難題,比如基本只能靠勸導,處罰力度不大,取證難等。“禁煙令”需要法律來撐腰,比如界定公共場所的范疇,明確執法主體。據了解,目前全國54個有地方立法權的城市中,46個城市已制定控煙立法,但地級市中尚是空白。無錫今年已將控煙立法納入立法調研項目,爭取明年正式立法。同時專家建議在室內公共場所引入PM2.5監測,讓公眾重視室內公共場所禁煙的重要意義。據悉,市衛生局正在籌劃讓疾控中心選擇幾個監測點進行室內公共場所控煙監測,為控煙立法調研提供依據。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