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陳東平經營超市是半路出家。他是一個傳奇式人物,經歷過人生大起大落、商海沉浮。他從白手起家到年紀輕輕就擁有一個資產百余萬元的塑料制品廠,資產位列全鄉首富,事業達到人生巔峰。再后來,他又賣了塑料制品廠跟人合伙兒做鋼材生意,貨款被合伙人騙個精光。他從前有豪車有別墅風光無限,卻落得家徒四壁,一窮二白,為此妻子抱怨經常和他吵架,甚至差點離婚……但是,這一切的苦難并沒有打敗他,他沒有倒下,擦干淚水他又重新站了起來,重整旗鼓在鎮上開了一家小超市。如今,年近五旬的他,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和東山再起的信念,硬是把一個不足30平米的小超市經營的紅紅火火,蒸蒸日上。
苦難童年 磨礪了他的意志
陳東平14歲那年,爺爺生重病住進了醫院,原本捉襟見肘的家更如雪上加霜,那年秋天開學,他輟學了。陳東平的學習成績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他的班主任搖頭嘆息著對陳母說:“陳東平是一個讀書的好苗子,不念書實在是太可惜了!”陳母抹著眼淚不說話。第二天,還沒有鋤杠高的陳東平就隨父母下地干活了。僅一天下來,他雙手掌上磨得起滿了一個又一個的大水泡。晚上,陳母用針挑破他手上的水泡,痛得他嘴里咝咝有聲,眼淚在眼眶里打著轉轉,陳母含淚說:“兒子,痛過之后就不會再痛了;苦嚼著嚼著就變成甜了!”那晚,陳東平牢牢地記住了母親對他說的話,他發誓他以后一定要出人頭地,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15歲那年冬天,田里沒農活了,陳東平和父親承包了鎮里的清理廁所的活計,每天天不亮,當別的人家的同齡孩子還在被窩里夢周公的時候,他從暖被窩里拉出來,穿好衣服,戴上狗皮帽子和棉手悶子,去遍布鎮里的十幾個廁所刨大糞。有一次,陳東平和父親正在糞坑里工作,上面有一個男人去小便,那人的尿水澆到蹲板上,又蹦進他的嘴里,騷騷的、咸滋滋的,很不是味道。有時候他一鎬刨下去,凍得像石頭一樣硬的大糞崩起的屎星兒時常射進他的嘴里,剛開始時讓他惡心得吃不下飯,漸漸地,他也習以為常了。多年以后,他感慨地對我說:“貧窮讓我和父親失去了與生活討價還價的權利,我們當時別無選擇。”
后來,聰明的陳東平發現了一個來錢快道,去市里批發麻花然后到農村走村串巷叫賣。依然是天不亮就起床,陳東平蹬著家里那輛吱吱呀呀亂叫的破舊的永久牌自行車,要花上一個時辰才能到達市里的麻花廠,批發兩籮筐麻花,再蹬著車往回趕,這一去一回,他一身的汗水結成了冰塊。回到家匆匆扒上一口飯,再騎著車子從這個村串到那個村,直到兩筐麻花賣完為止。夏天還好過,到了冬天,那苦那罪簡直不是人遭的,晚上到了家,陳東平的手和腳凍得感覺就像不是自己的,快要沒有知覺了似的,他打來熱水把手腳伸進去泡,手和腳卻鉆心般的疼,陳母發現了,忙叫他快把手腳從熱水中拿出來,陳母去室外用臉盆端來一盆雪,讓他把手腳埋進雪里,陳母不住地用雪給他揉搓手和腳,直到把手腳揉搓得通紅,冒著裊裊熱氣為止。陳母一邊揉搓一邊流淚,陳東平卻逗媽媽開心,從口袋里掏出一天賣麻花賺的錢交給媽媽,大聲而自豪地向媽媽邀功:“媽媽,我今天掙了二十多塊呢!”陳母一邊抹眼淚一邊夸贊他。
抓住商機 自辦塑料制品廠
辛苦與收獲總成正比。只一年時間,陳東平賣麻花就還清了爺爺住院期間所欠的債務。直到這時,陳父陳母臉上才露出了“無債一身輕”的笑容。
其實,生活中從來都不缺乏商機,缺乏的是發現商機的眼睛。在走村串巷賣麻花的日子里,陳東平發現塑料制品在農村有很大的市場,諸如:塑料臉盆、塑料小碗、塑料桶等塑料制品,因其價格低廉和經久耐用而很受農民歡迎。于是,陳東平大膽地設想,我能不能投資辦一個塑料制品廠呢?陳東平的想法得到了陳母的大力支持。陳母把自己房產抵押出去,從銀行貸來資金,陳東平從南方買回了塑料制品的機器,塑料制品廠在一片轟隆隆的鞭炮聲中順利開張了。果然如陳東平所預料的那樣,塑料制品廠生產出來的塑料制品供不應求,一些站街擺攤的小商小販紛紛前來登門上貨,陳東平還主動出擊,他在全縣范圍內的私家小酒廠和燒酒作坊推銷他的塑料酒桶。由于他的塑料制品外觀精美,質地耐用,很受歡迎,暢銷不衰。那一年,陳東平披紅戴花被縣里樹為致富典型。后來,陳東平的塑料制品廠不斷發展壯大,為一家電視機廠生產加工電視機外殼,陳東平大賺了一筆,資產最多達到了幾百萬元。
有了錢的陳東平,不但自己買了豪華轎車,還為父母買了別墅,兌現他年少時對父母做出的承諾,讓他們過上好日子,頤養天年。然而,陳東平的塑料制品廠興旺了幾年之后,便開始漸漸衰退,因為此時農村農民的生活日漸富足,生活理念也起了很大變化,為了家人生活健康,農民們不再青睞物美價廉的塑料生活制品,開始轉而使用更高級的不銹鋼生活用品。而國內的電視機市場也日漸飽和,陳東平為電視機廠加工電視機外殼的外包活也越來越少,廠子機器經常吃不飽,工人放假沒活干。此時,陳東平開始考慮放棄塑料制品廠,進行轉產或轉行。
轉行失敗 投資鋼材生意被騙
陳東平拋開塑料制品廠生產,開始四處尋找合適的項目。真是“瞌睡遇到了枕頭”,正當陳東平為找不到合適的項目急的焦頭爛額時,一個做生意時認識的朋友找到他,想與他合伙辦個鋼材貿易公司做鋼材生意。朋友說,他有鋼材貨源和銷售渠道,缺少的就是資金。陳東平雖然沒有做過鋼材生意,但他清楚國內正在基建上馬,各大城市都在搞房地產建設項目,鋼材生意正如火如荼不愁賣。于是,他同意了與朋友的合作開公司。
陳東平賣掉了塑料制品廠,和朋友一起城里開辦了一個鋼材貿易公司。鋼材公司營業不久,在一次去軋鋼廠購買鋼材生意中,朋友卷著貨款消失了。雖然后來朋友被抓,但百萬余元貨款已被他揮霍個精光。陳東平辛辛苦苦打拼幾十年賺的錢就這樣打了水漂兒。陳東平欲哭無淚,他辦鋼材公司不僅僅是賣塑料制品廠的錢,還有從銀行和親友處借的錢,鋼材公司倒閉后,他賣了別墅還了親友和銀行的款子,他們一家又回到了20年前的處境——一貧如洗。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因為貧窮,過慣了錦衣玉食生活的妻子因為錢不夠花與他爭吵,若不是為了一雙兒女,他們這個家早就散了。陳東平很苦惱,苦惱妻子在他最需要安慰時不安慰他、不理解他。最后還是父母勸他,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失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為了養家 他干起了清潔工
產業沒了,錢也沒了。但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日子還得過下去。陳東平決定出去找個活干。可是干什么呢?這些年當老板當慣了,還真不會干別的了,可哪個地方缺老板呢?陳東平露出一絲苦笑。干不成老板,那就從最底層干起吧?出力氣的活兒好找,哪里都需要。恰巧那時鎮上街道各個居民小區的垃圾沒人愿意清理,缺少一個清理垃圾的清潔工,街道辦給出了很高的報酬,但還是嫌臟嫌累沒人應聘。這時,陳東平站出來去應聘了,街道辦的工作人員都不敢相信,一致認為不是他不能干而是他干不了。
陳東平簽下了“軍令狀”才接下了清理垃圾的活。于是,每天天不亮,陳東平就起來了,開著街道辦的那輛油膩膩的三輪車,車拖斗上放著一把掃帚和一把鐵鍬,“突突突”地來到一個小區的垃圾場,掄起鐵鍬一鍬一鍬地往車斗上鏟著垃圾。垃圾散發著濃濃的臭味和酸腐氣息,即使戴著口罩,陳東平依然能聞得到。但是,他沒有皺一下眉頭,奮力地鏟著垃圾,干著干著。有時他嫌戴口罩憋氣,索性摘了口罩。清理干凈一個小區,在開車去另一個小區,整整一個上午,才能把鎮子上所有小區的垃圾場清理干凈。每每干完活回到家,陳東平一身疲累、一身腐臭,他要用水沖洗幾遍身上才能聞不到異味。
開超市 夫妻重歸于好齊努力
雖然清理垃圾的活又臟又累,但每月3000元的收入在小鎮還是很可觀的。陳東平整整干了兩年,積攢下三萬元,他又向市青聯申請了創業小額貸款5萬元,共8萬元,租了一間26平方米的房間,開了一家小超市。由于做過生意有一定的管理經驗,陳東平經營起超市來可謂得心應手,沒有多久就輕車上路了。他仔細觀察了超市周邊的消費人群,然后把超市的主營產品定位在卷煙上。他店里的卷煙單品就有六七十幾種,高中低檔卷煙一應俱全,比如:中華煙、云煙、黃鶴樓、泰山煙、芙蓉王、紅雙喜、黃金葉等等……但他把經營重點放在中、低檔卷煙上。為了能吸引顧客的注意力和購買欲,他把門臉裝飾的很新潮,還挖空心思對煙柜內的卷煙進行多樣化、藝術化的陳列,他把各品牌卷煙擺放成V形、心形、品字形、人字形等各種各樣醒目漂亮的圖案。
陳東平每天起早貪晚,腳打后腦勺地忙著店里生意,由于他做生意為人和善,待人熱情,童叟無欺,很快他的小店在周圍的顧客群中便有了知名度,店里的生意也日漸熱鬧紅火起來。自從小店開業以來,陳東平一直把“貨真價實,童叟無欺,薄利多銷,互惠互利”作為經營十六字方針。他從不為了追求利潤而讓假冒偽劣的商品進入到店內,也從不因為店里商品俏銷就漲價。他說,進假冒偽劣商品是飲鴆止渴的短視行為,遲早會關門倒閉的,得不償失。為了把超市經營的更好,他還虛心向同行學習和參加煙草公司舉辦的培訓班進行學習鉆研卷煙營銷新知識。比如怎樣陳列卷煙,達到最佳視覺效果?如何向顧客介紹新品卷煙,提升卷煙銷量和零售利潤?陳東平的踏實、勤勞、苦干,感染了一直頗有抱怨消極怠工的妻子,她也加入到陳東平奮斗的行列,和陳東平一起管理著超市。自此,他們夫妻間的吵鬧少了,笑容多了。
不拋棄不放棄 永不言敗
如今,陳東平正打算擴大超市規模,把小超市做大做強,他還計劃著在鎮上的各個小區內像沃爾瑪那樣,開幾個小區連鎖店。我祝愿他夢想成真,大展宏圖。
一路砍坎坷、跌跌撞撞地走來,陳東平有很多次跌倒在地,但是他沒有就此趴下,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