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狐貍肉冒充熟驢肉”、“雞肉冒充牛肉”,當這些問題相繼曝光后,某超市又再次面臨新的“煩惱”。日前,有報道再次指出,該超市存在一種“特批制度”,為缺乏資質和證照的企業產品進店銷售降低門檻,可以說的為三五產品來綠燈。業內人士認為,這是該超市中國門店問題事件頻繁發生,迫于各方壓力采取的措施。該超市中國公司公關人士表示,新的升級后的驗證流程將建立更嚴格的管控體系,加強管理層監督力度。但不管怎么說,這件事情都是對我們零售人提出警醒:該如何為購進的產品質量把關?
眾所周知,要把關好產品的質量,進貨渠道是重中之重。一般正規渠道的貨品質量都有一定的保證,即使有偶爾的瑕疵,其供貨商都會提供免費退換貨的條件,所以,一般不會對顧客造成損失,也就不會造成什么惡劣影響。但是,我相信,很多零售商們并不是直接從廠家進貨,也有資金運轉或其他方面的不允許,于是二批、三批日漸增多。增多了流通環節,其中就沒有絕對的保證,那么,面對魚目混珠的市場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防止“以次充好”的情況發生呢?
就在去年末,筆者所在的地區二批市場發生了一件“以次充好”的事情。某個批發商在某種很暢銷的酒品中摻入劣質酒品,然后以市場最低價銷售出去。他們將一件四瓶的包裝從底部拆開,混入一瓶劣質的該酒品進去,從外表上看沒有什么差別,但實際上這瓶劣質酒已經大大地拉大了整件酒品的價值,然后再以比市場價便宜5-8元的價格賣出去,看似便宜其實賺大了,還損害了消費者利益,畢竟春節時段購買整件酒品的較多,如此零售商受到欺騙還會有被黑鍋的可能,影響店鋪聲譽。雖然最后該二批收到了一定的懲罰,但作為批發商,流通出去的劣質酒品讓多少零售商蒙了冤屈,多少消費者“得不償失”?不得而知。
所以,不管某個經銷商與我們多熟悉,交情多深厚,我認為還是在進貨方面做到“親兄弟明算賬”的好。對于破箱的產品一定要當面檢驗,以確認產品是否完好或與自己的需求是否一致。對于開箱的產品,一定要仔細檢查,看看是否與正常的有異樣。像現在很多酒品包裝的正面不好開封,但從箱子底部可以打開,如有二次封口的印跡,我們就應該注意是否有其他不同。還有一個情況,那是前年姐姐來市里進貨時發生的時,因為老家地處農村,進貨不方便,每到春節時姐姐就會來市里選購貨品。但是那次訂購貨品的時候一種商品短缺,數量不夠,所以當貨物送達我店的時候發現批發商以其他物品搭配湊數。當時,我并沒有發現有什么不同,后來才恍然大悟,我把“豪牛”看成了“蒙牛”,以為占盡便宜,卻是中了擦邊球的“毒”。所以來貨時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
還有一些中小型超市,貨品送達時會由一些員工查驗貨品,從某種層面上來說,員工檢驗可能有松散情緒,也就容易造成產品缺陷或劣質產品的混入。所以,作為領導層的超市店主,還是有必要對所進購的產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檢查或抽查,以督促員工的責任性。
就此提醒廣大零售戶朋友,卷煙是特殊商品。煙草公司才是正規的進貨渠道,不僅質量有保證,而且煙草公司還會針對不同零售戶進行銷售指導。當然為了保證自己的權益,煙草公司送貨我們也要清點,這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顧客的負責。
對于流動推銷一定要堅決說“不”。不知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一些熟識的業務員離開原先的單位后去了別家,然后帶著其他的商品來你的店里推銷。不是說每個業務員都是不可信的,但我們還是需要按正規的手續來,人品與商品并不能成正比。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