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今天它從湖南株洲來到江西南昌紫軒小鋪,希望它能遇到一位真心待它的小主人!旺崽 2月28日。”在一張火柴盒般大的黃褐色書簽上,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工工整整寫下這句濃縮經歷、期望留言的旺崽,是一名19歲的大二學生。為了嘗試新生事物,他不惜乘動車從數百公里外的株洲專程趕來南昌,頗費周折地找到了位于紅谷灘新區的紫軒小鋪,高興地以書換書“買”到了自己中意的書后,當天下午他又花了五、六個小時急匆匆趕回了株洲。
“軒姐”用手機拍攝商品照片以備上傳
“藏”在深街大店里的小鋪——紫軒小鋪
“軒姐”(左)向顧客介紹商品
對此,隨著朋友們和各種媒體的關注度日益升高,問及創辦這家極富創意的紫軒小鋪有何收獲時,作為店老板、且喜歡被網友和顧客稱為“軒姐”的紫軒(新浪微博@DJ紫軒),便會把“旺崽的故事”拿出來和大家分享。那么,開張營業才兩個多月、“藏”在深街大店、面積不足十平米的紫軒小鋪,為何“瞬間”便吸引了眾多的目光?
一夜春雨過后的3月13日上午,筆者穿過有些清冷的小商業街走進位于深處的紫軒小鋪,聽榮獲“新浪江西2012年新銳微博達人獎”的“軒姐”講述個中緣由。她說:“如果不做網絡、文化活動等現代營銷,就不可能這么吸引人!”
一間有“硬傷”的小鋪
讓“軒姐”萌發開辦“物物交換”實體店想法的,是緣于她看過的一部名為《第36個故事》的電影;而促成她付諸行動的是,受前兩年在北京、上海等地流行的交換商店的啟發;最后經過2012年底試營業后,紫軒小鋪終于在今年1月初正式開張營業。
僅僅是出于好玩的“軒姐”,主要以近乎“原始的物物交換”模式進行的這種生意,其商業價值和社會意義同樣可以相互媲美。不僅閑置物品得到再利用,壓箱底的貨又被發揮作用,而且向人們極好的倡導了養成節儉環保的生活習慣。紫軒小鋪在地處內陸的南昌,可謂是開風氣之先、引時尚新潮,然而在“軒姐”看來,紫軒小鋪卻有著與生俱來的“硬傷”:受資金、精力等眾多因素影響,以致猶如躲在深閨一般“藏”在這僻靜新街區的店中店。另外,開辦之初,還有令她“窘迫”的是,不足十平米的小店僅有的兩、三米長的櫥窗上,從自己家里“搜刮”了大半天物品,怎么擺也擺不滿——商品嚴重匱乏。“讓紫軒小鋪最傷不起的,就是位置偏、流動人口少!”“軒姐”說話間已是中午11點多了,筆者透過櫥窗看到商業街上的行人仍舊寥寥無幾。
“要想倚靠傳統經營模式迅速打開紫軒小鋪的知名度,那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作為微博達人同時又是媒體人的“軒姐”,立刻想到了“借船出海”:她,要用網絡、文化活動等現代營銷方式,把這個天生有“硬傷”的紫軒小鋪,努力從新營銷的此岸出發。
現代營銷@紫軒小鋪
“軒姐”主要通過微博營銷和策劃文化活動,來布局她的現代營銷。
由于既是微博達人,又是媒體人,和常人比“軒姐”有著自己的資源優勢:她個人“粉絲”達到四萬多,南昌本地“粉絲”逾兩萬。但是“軒姐”常常“告誡”自己,運用資源優勢要謹慎,千萬不能太過于商業化。因為如今太過于商業化,不僅不會引起關注,而且很大程度會造成反感。“所以在網上先要做好個人品牌,然后才能帶動店鋪形象提升!”“軒姐”指出了微博和豆瓣社區等網絡營銷中的關鍵。即便常有不少熱情的“粉絲”圍觀她的帖子,但“軒姐”只是偶爾更新一些商品信息和發布活動通知,絕不會對商品作長篇累牘的大肆“吆喝”。
這些網絡營銷忌諱,都是“軒姐”通過學習“微博營銷之道”等,收獲的極富裨益的現代營銷經典體會,并且在實踐中得到了極好的運用。所以通過個人微博和豆瓣社區等網絡營銷,使紫軒小鋪的名聲不脛而走。開張后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江西電視臺《新聞夜航》、南昌電視臺《新聞說報》、《生活質量報告》、今視網、中新網江西分社、《南昌晚報》、《江西商報》和《江西晨報》等眾多媒體,從不同角度對紫軒小鋪作了報道。
社會媒體的關注讓更多的人知道了紫軒小鋪,而要提升地處僻靜小街的紫軒小鋪人氣,促成一筆筆“物物交換”古老生意頻繁成交,“軒姐”則通過積極開展形式新穎多樣、富有時代氣息的文化活動積累人氣,促進生意成交。“軒姐”先后運用個人微博、豆瓣社區等發布活動通知,組織開展轉發帖子有獎、2?14進店情侶有禮、贈送明信片和大型活動“第三屆以物換物交流會”等。
通過策劃上述時尚活動,瞬間聚集旺盛人氣,同時也給商品“貧瘠”的紫軒小鋪帶來了不少寶貝。現在櫥窗貨架早被各種可愛的商品擠滿,而不足十平米的小鋪里商品已經琳瑯滿目,讓你目不暇接起來。筆者在布置得很溫馨的小鋪內看到,這里各式各樣的商品陳列得很有特色也很“潮”:有陶瓷首飾、CD、二手圖書、動漫周邊和室內裝飾品等。現在“軒姐”向顧客介紹起來,早已經沒有兩個月前因為商品匱乏的“窘迫”了,取而代之的是熱情和自信。
我們要走在前面
不是我們要走在前面,而是網絡和現代營銷發展太快,讓紫軒小鋪不敢有怠慢。這是店主“軒姐”談及下一步打算時,不經意間向筆者流露出來的緊迫感。
“2012年在發達城市已經興起了微信營銷,作為二線城市的南昌也在悄然而起,這種新營銷更先進于微博營銷。”“軒姐”果然是緊跟網絡文化發展的“達人”,將微博營銷升級為微信營銷,成為她今年提升紫軒小鋪營銷水平的重要思考。另外,在提高紫軒小鋪交易量上,除作為保留曲目繼續開展前述文化營銷活動外,她將用力做好簡稱“物交會”的“以物換物交流會”。這是紫軒小鋪的特色,同時也很受網友和顧客朋友的歡迎。
前不久的1月底,有個讀大三的男孩來這里閑逛。因為信手寫下了自己的“愛情箴言”,后來“不巧”又被女友看到,女友被男孩的真情深深打動。一紙用真情寫下的“愛情箴言”成就了一對甜蜜愛戀,于是又成為了紫軒小鋪的一段佳話。這則通過“物物交換”衍生出的動人愛情故事,令“軒姐”也久久難忘。由此,也鼓舞了她今年要辦好“物交會”的決心!
臨走時,年輕的“軒姐”總結經營小鋪兩個多月的體會時,深有感觸地告訴筆者,“無論辦實體店,還是開網店,不僅思考人家為什么要關注你的店,而且更要關心別人的需要!”
是啊,將心比心!無論做生意,還是做工,你關心了別人,別人才會關心你!
?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