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jù)人民政協(xié)網(wǎng)報道 在“九·一八”事變之前,中國的市面上是很難看到盒裝香煙的。那時的中國人抽三種煙:水煙、葉子煙和毒品鴉片。水煙和鴉片煙攜帶不方便,在家中吸者為多;出門多吸葉子煙,且須帶上煙桿、煙荷包、火鐮等物。如要吸煙還要找一個地方坐下來,慢慢地裹煙,而后吸煙過癮,十分麻煩。
“九·一八”事變之后,外國商人看中了中國這片“熱土”。中國經(jīng)濟落后,但消費市場卻很龐大,外國商人正是盯住了這一點,將香煙源源不斷地運往上海、武漢、北京、成都等大消費城市。率先打入中國市場的是美國人。他們用的是“先給予,后獵取”的策略。
比如成都,那時春熙路剛建成,是繁華區(qū)。一個叫威廉·杰爾遜的商人就選中春熙路和東大街城隍廟前兩個地方擺了兩個極為漂亮、時髦的煙攤,用花布做桌圍,桌上放置三個花瓶,瓶中插花,還以留聲機放唱片招徠顧客,攤上堆滿色彩鮮艷、包裝精致的各種牌子香煙:如紅姑娘、黃姑娘、駱駝、黃金龍、白金龍牌香煙,十分引人注目。在天藍色的橫幅上大書“請吸一支煙”以誘惑顧客。市民好奇,蜂擁而來看熱鬧,凡愿吸煙者,每人可得到贈送的一支香煙。
這招十分厲害,不出一個星期,九里三分的古城就為此轟動了。杰爾遜懂得宣傳的威力,在半個月后,拋出第二個營銷戰(zhàn)術(shù)。凡顧客買一包香煙者,贈送一個打火機。在上世紀30年代的成都,火柴都是稀罕物品,許多人家還在用火鐮取火,用烘籠來維系火源。有了方便的打火機,人們趨之若鶩,不亞于現(xiàn)在買彩電、冰箱和空調(diào)那般熱鬧。與水煙、葉子煙對比,香煙攜帶方便,煙味香又純。抽香煙比抽葉子煙“洋盤”,何況還可得一個新潮打火機。杰爾遜的營銷戰(zhàn)不消說大獲全勝了。
杰爾遜明白,要從大洋彼岸的美國運輸足夠供應(yīng)成都市場的香煙還有一定困難。他在讓成都人吸煙上癮之后,便和南洋煙草公司聯(lián)手合作,于是,市面生又出現(xiàn)了“大刀”、“強盜”牌香煙。當時香煙為10支裝,沒有濾嘴;分硬、軟盒兩種包裝。而每盒香煙里都帶有一張“洋畫”。“洋畫”品種繁多,印制精美,有人猿泰山、月宮寶盒、獸林丹鳳、華盛頓將軍像、林肯總統(tǒng)像等上百種,也是美國文化的滲透。后來,南洋煙草公司的畫片多取材于中國歷史故事,如三國人物系列、《水滸》人物系列,一個系列有百多張不同畫面的故事和人物。如要收齊畫片,就須購買幾十條香煙了,到那時,已成為老癮哥了。
沒有幾年功夫,成都水煙行業(yè)紛紛倒閉,葉子煙也日趨蕭條。代之而起的是美觀、方便、新潮、提神的香煙。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在古成都,香煙已經(jīng)普及,攤點星羅棋布,順城街的安樂寺成了成都最大的香煙批發(fā)市場。成都附近州縣,為影響所及,也逐漸步入香煙王國。
成都香煙歷史,無疑是外國香煙“挺”進中國的一個縮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