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應該說在我國抓好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而且從各地來說,不少省市先后出臺了一些關于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的有關條例,有的甚至被稱為“史上最嚴控煙條例”。加上嚴格的執行,在公共場所吸煙現象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和大幅的改善,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但是毋庸置疑到目前為止,我國公共場所控制吸煙還沒有達到完美狀態,不那么盡人如意。在公共場所禁控煙越來越嚴厲的情況下和在倡導文明吸煙的大環境下,居然還有人這么肆無忌憚地當著他人面吸煙,這種行為確實值得譴責。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抓:
一、對公共場所吸煙的行為說不
誠然吸煙是煙民個人自由,但是在我國自由是相對的,自由是受到社會公序良俗,受到國家法律法規嚴格約束。這就是所謂的理論道德和法紀意識問題。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以任何方式凌駕于法律之上。當前抓好公共場所禁控禁控煙工作,是社會發展趨勢,是時代潮流現象,沒有人可以以自己的私利為借口而抵制。這不僅是我國維護公民身心健康,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其實也是兌現我國加入WTO時所簽訂相關協議的政治承諾,是不得打折的。為此,對公共場所吸煙行為說不,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義務和責任,沒有什么能改造這一事實。在此我們對濟南某大學對該吸煙教師的處理表示舉手贊成,而且希望是真實嚴格執行這一處理決定。
二、勸阻特殊人群吸煙注意方式
在我國,抓好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積極參與宣傳、監督是每一位公民的應盡之責。所以每一位公民都有權利也有義務對公共場所吸煙行為說不。但是有人不同煙民身體健康不一樣,不同煙民自身素養和受教育程度、文明道德素養等方面也不盡相同。因此煙民在公共場所宣傳禁控煙,勸阻煙民吸煙時一定要慎之又慎。特別是勸阻特殊人群吸煙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做到人格尊重、積極勸導。
曾經媒體報道過2017年河南一位醫生在電梯內勸阻一位老人吸煙,當時老人強詞奪理,不聽勸阻,隨后該老人因為身體其它疾病復發去世的悲劇。最后引發該老人家屬起訴醫生,和他打了一場官司。家屬認為老人的死亡醫生當時勸導的方式有關,勸導言辭激烈,引導老人心臟病復發。好在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充分調查和了解的基礎上進行二審,認為老人之死人醫生的勸阻吸煙沒有充分的厲害關系,判決醫生無過錯,不需擔責,一審、二審案件受理費均有原告承擔,從而還勸阻者一個公道。但是這一案例對勸阻公共場所吸煙行為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教訓,那就是在勸導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簡單粗暴,更加蠻橫無理,甚至采取過激行為等。
三、引導自覺養成文明吸煙行為
作為吸煙者,或許因為多種原因,比如有不少人抽煙就是為了緩解精神壓力和生活壓力;還有一些年青人就是一種隨大流,追逐新潮或者刺激;還有一些吸煙者煙癮大,習慣成自然;當然還有一些吸煙者沒有任何目標,他們就是為了好玩等等,吸煙者的理由不一而足,吸煙的方式也不盡一樣,吸煙的習慣和各有差異。但無論處于何種原因,筆者認為這雖然是吸煙者自身的一種行為,但是在公共場所下就顯得不相適宜;在他人面前吸煙特別是在不吸煙者面前吸煙,就更不應該了。
結語:總之在我國抓好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尤其是抓好煙民文明吸煙行為習慣的養成不僅重要而且必要。不僅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同時更需要吸煙者自覺加強道德修養,提高對吸煙行為的認識,尤其是文明吸煙行為的自覺養成。絕不出現以任何借口或者所謂的困難在公共場所吸煙現象的發生。控煙深入人心,文明吸煙符合吸煙者的需求,兩者相輔相成,不能孤立地切割開來,否則都會產生偏見或者消極影響。因此加強對吸煙的干預和引導非常重要。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