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西安日報》報道
不少飯店內都懸掛有禁止吸煙的標識。(記者 王旭東 攝)
去年11月1日,《西安市控制吸煙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作為全國較早啟動控煙的城市之一,西安推行“最嚴控煙令”以來,禁煙區域控煙情況大有改觀,市民群眾控煙意識有了明顯提升。與此同時,有些禁煙區域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還有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和做得更好的提升空間。為減少和消除煙草煙霧危害,保障公眾健康,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今起本報開設“創無煙環境 建美麗西安”專欄,通過對我市控煙現狀進行調查,“把脈問診”存在問題,聚焦好的經驗和辦法,引導更多市民參與控煙行動及宣傳,力促控煙辦法落到實處,通過創建“無煙環境”,讓古城西安更加美麗。
去年11月1日起,《西安市控制吸煙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其中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止吸煙。被譽為“最嚴”的控煙辦法實施以來,這些場所是否已經全面禁煙,記者走訪我市部分餐館發現,整體來看控煙意識有了明顯提升,但個別餐館吸煙情況并未絕跡。
經營者控煙意識強
室內吸煙者少環境好
“先生您好,店內不能吸煙。”3月24日19時許,南二環“威哥美食”店內,一位顧客掏煙準備點燃時,服務員及時提醒。順著服務員手指的方向,看到立柱上醒目的禁煙標識,顧客點頭并順勢將已經掏出的香煙裝回口袋。仔細觀察,記者發現這家店內的各立柱上均貼有“禁止吸煙”標識。在記者逗留的1個多小時內,這家店內未見有當眾吸煙者。
“只要有提醒,通常顧客都會配合。”海底撈凱德廣場店服務員小張告訴記者,控煙辦法實施以來,在服務員的提醒下,店內吸煙者已經明顯減少。隨著控煙意識深入人心,有時不用他們提醒,同桌或同行的人都會提醒準備吸煙的顧客“餐館禁煙了,你就別吸了”。隨著大家控煙意識的不斷提高,店內的就餐環境也好了許多。
“沒人管”的餐館
當眾吸煙者多
3月19日晚10時許,記者在永寧路一家串串店內看到,餐館內有不少吸煙者;3月20日晚9時許,雁南五路一家餐館內也有類似情況,且服務員未作勸阻。3月25日、3月26日中午就餐時間,記者走訪草場坡、文藝路、建設路西段、測繪路多家餐館發現,有服務員提醒或干預的店內,幾乎沒有吸煙者,但在沒有人管的店內,不時就能看到有人“冒煙”。
在西何家村附近一餐館內,記者掏出煙讓服務員拿個煙灰缸。女服務員不但沒有提醒、制止記者不要抽煙,還真的給記者拿來了煙灰缸。在其附近的另一家酒店內,記者讓服務員拿個煙灰缸,服務員干脆地說“沒有煙灰缸”,但卻沒有提醒店內不讓吸煙,也沒有制止包間里正在抽煙的顧客。由此不難看出,個別餐館及工作人員對控煙的認識仍不到位,還存在執行不力的情況。
《西安市控制吸煙管理辦法》規定,控煙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應在場所出入口及其他顯著位置設置明顯的禁止吸煙標識和舉報、投訴電話。走訪記者發現,大多數餐館會按要求在醒目位置張貼禁煙標識,但也有個別餐館張貼的標識不夠醒目、不夠規范。
在草場坡附近的17家餐館內,記者發現有12家店內張貼有禁煙標識,有5家餐館未張貼禁煙標識。細看這12家店張貼的禁煙標識,有的較大且醒目,有的不但小,而且被貼在了店內角落或吧臺下等顧客“不容易看見”的地方。有的標識上只有“禁止吸煙”的字樣,但卻沒有按要求公布投訴舉報電話。
顧客不聽勸
商家不好辦
“咱這店面積小,只要有人吸煙,整個屋子都是煙味。”經營面館的田師傅告訴記者,控煙辦法實施以來,在按要求規范張貼禁煙標識的同時,他本人和服務員也經常提醒顧客“店內禁止吸煙”。對此,大多數吸煙者會聽勸,但也有個別抬杠的。
“人家其他店都能抽,你家為啥就不讓抽,事咋這多的,毛病給慣了……”考慮顧客光臨是照顧自家生意,遇到類似“不聽勸”的顧客,田師傅只能賠笑解釋:“您不知道,您這兒一根煙,要是被舉報了,人家要罰我們500-1000元。您看,咱這是小店,真的折騰不起,麻煩您忍一下或移步在店外抽完再進來……”雖然控煙“辦法”對“在禁止吸煙的場所吸煙的,由控制吸煙監督管理部門對吸煙者給予警告,并處十元罰款”的規定,但對作為經營者的田師傅來說,他既不便于舉報,更無權處罰吸煙者,所以只能給“好說”。而這種“好說”的力度有多大,全看顧客心情。據此,他希望有關部門正視這一問題,并研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徹底改善我市餐館的就餐環境,降低經營者被舉報罰款的風險。
吸煙者離開無法“追責”
建議加大防治投入
“只要接到禁煙區域有人吸煙的舉報,我們就會去現場查看。”我市某街辦一工作人員介紹說,對現場發現的吸煙者,通常他們會以批評教育為主,真正處罰的較少。對控煙不力的場所,第一次也是以批評教育為主;此后,如果還有對這家場所的舉報,他們會與執法部門一起對其進行處罰。如果執法人員去了現場,吸煙者已經離開,他們會順便檢查控煙場所的管理工作,但卻無法追責“吸煙者”。
結合對吸煙者處罰難的情況,市民張女士建議相關部門可以借鑒交通違法“隨手拍”的方式,設立舉報平臺,并發動群眾對在禁煙區域吸煙的不文明行為進行曝光,利用技術手段識別個人信息,并通報其所在單位或社區,督促其規范自己的行為。
如何使控煙更有效,省社科院研究員石英建議,既然辦法已經頒布,就應該嚴格執行,包括各種處罰措施,要發現一例處罰一例。借鑒“車讓人”的成功經驗,在加大控煙宣傳的同時,對應的處罰措施一定要跟上,否則容易淪為“一陣風”。結合控煙“點多面廣”的實際,建議相關部門加大人力、物力和技防投入,讓控煙辦法真正落在實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