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人說:北京下“雪”了。
怎么回事?
很多朋友發現,戶外有白色絮狀物隨風飄落如同飛雪一般。
這當然不是雪,而是飛絮,這是楊樹和柳樹等樹木產生的。
每到四五月份,這肆意狂飄的楊柳絮實在太過煩人,忍不住打噴嚏,睜不開眼,不敢張嘴……其惡劣程度真的不亞于霧霾。不僅如此,還會造成車輛空調系統出現問題。然而更更可怕的是,楊柳絮堆積之后極易被引燃,即便一個小小的煙頭都可能引發大火災大事故。
因此身在北京的小編在同一天收到了兩大通信服務商發來的溫馨提示:
??
提示雖短,但這真不是鬧著玩的。所以咱們的煙民朋友們請注意了,一定要處理好煙頭,千萬別隨意亂丟,以免闖下大禍。
這不,前不久在北京房山就發生這樣一起事故,晚上9點20分,北京110接到報警,在張坊鎮西白岱村南側河邊公園附近發生火災,現場有明火,大片雜草被引燃。大片草地分散起火,火勢借著風勢迅速蔓延,民警和當地群眾用滅火器、鏟子、甚至樹枝齊上陣,在共同努力下撲滅了明火,消除了安全隱患。由于附近并沒有火源,民警推斷事件的起因定是有人亂扔煙頭引燃了楊柳絮和雜草,這才發生了火災,所幸并沒有造成嚴重的后果,只是幾十平米的草地被燒。
其實這樣的事件并不在少數,去年也是這個時間節點,在北京通州區西集鎮馮各莊村也是因為一個煙民在路邊因抽煙處理不當,引發楊柳絮燃燒,過火面積2000平米,致使耕地內部分樹木受損。
一個小小的煙頭就能引發火災?有人不以為意。然而,一次次血淋淋的事件都在給出警示。
煙頭&火災,我們隨便從百度一搜就能有很多的案例擺在眼前。
就連前陣子巴黎圣母院失火事件,煙頭也難逃干系。據報道,警方在火災現場查獲7個煙頭的殘留物,而一些工人已向警方承認曾經吸煙。雖然巴黎圣母院的發言人否認了起火點可能是煙頭、電動升降機或電線的說法。但是“工人違規吸煙”的事實卻存在無疑,也是不安全因素之一。
據統計,在我國,全國因煙頭而引發的火災,每年都在1萬起以上,僅次于用火不慎或者電器原因,高居第三位,而煙頭引發的火災,占的比例如此之高,還是有人對這小煙頭的危害不以為意。
煙頭雖小,但其表面溫度可達200—300℃,中心溫度可達700—800℃,而一般可燃物,如紙張、棉花、柴草、木材等,其燃點都在130—350℃,低于煙頭的溫度。吸完煙后,如果未完全掐滅煙頭火星就扔在地上,落在比較干燥、疏松的可燃物上,經1至3小時就會引燃,隨后就會引發一場火災。
因此小編在此提醒煙民朋友們:
天干物燥,小心煙頭
注意!以下事情一定不要做!
躺在床上或沙發上吸煙;
漫不經心,不管場合,隨手亂丟煙頭和火柴梗;
在維修汽車和清洗機件時吸煙;
叼著香煙尋物時,煙灰掉落在可燃物上,引起火災;
不分場合地點,亂磕煙灰引起火災;
在匆忙時把未熄滅的煙頭塞進衣服口袋,結果引燃衣服而起火;
使用打火機不當引起火災;醉酒后吸煙;
在嚴禁用火的地方吸煙而引起火災和爆炸事故;
把點燃的香煙隨手放在可燃物上,如書桌、箱子上,人離開時煙火未熄,結果引起火災;或因煙頭被風吹落,引著可燃物而引起火災。
最后,再次強調一下,無論是在公共場合,還是在家里,都切勿隨手亂扔煙頭,特別是沒有掐滅火星的煙頭。
另外小編還想到了一點,提倡文明吸煙,強調理性控煙,如今“吸煙有害健康”的警示語已經成為煙盒包裝的標配,那么“吸煙后,請不要隨意亂丟煙頭”這樣的溫馨提示是不是也可以印在煙包外包裝上呢,或者如何通過宣傳和強化讓這句話也同“公共場合禁止吸煙”一樣也成為社會共識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