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在云南某縣人民醫院兒科門診,幾位家長帶著孩子去看醫生。他們看到一個男醫生在工作時獨自吸煙。
看到這一點,來到診所的患病兒童的一名家庭成員非常反感,于是他們用手機拍了照片,并向相關部門和當地的自我媒體報告,希望能規范兒科醫生坐著時的吸煙行為。
同一天,@彝良圈等媒體關注并報道了此事,引來了“哇”的一聲。大多數網民認為小兒科醫生的上述行為確實是錯誤的,完全不受歡迎,因為人們在醫院里很忙,而且大部分是病人,醫院本身也明確禁止吸煙。
8日,彝良縣人民醫院對此事件作出回應,并公開報告了調查處理結果:“5月6日,醫院兒科醫生王福才在工作期間坐在那里進行診斷時吸煙,引起患者不滿。他被報告給相關部門,并被報告給許多網站和媒體,嚴重損害了醫院醫務人員的形象。“對此處理如下:全院通報批評;扣款性能200元。
擴展閱讀:
“最嚴格的煙塵控制令”已經生效,室內煙塵控制繼續發揮其作用。
被稱為“最嚴格的控煙令”的將于2018年11月1日正式生效。這些措施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和一些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完全禁止吸煙。
這項措施之所以被稱為“最嚴格”的原因是,與以前一些地方已經頒布的有關規定相比,它不僅對吸煙者進行處罰,而且對有關地方的一方管理者也施加勸阻義務,并對違法者給予更重的處罰。按照規定,對不履行規定義務的控煙場所經營者和管理人員,由控煙監督管理部門處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各種規定,再次反映了室內防排煙在當地的威力。
事實上,“控煙令”和“禁煙令”在我國并不是新概念。早在2003年,中國就簽署了世衛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要求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禁煙。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接觸二手煙可能是致命的,而且沒有接觸二手煙的安全水平。事實證明,吸煙室和通風系統的建立是無效的。
如今,享受無煙環境是大多數人的共同愿望。“毫無疑問,煙草含有數百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對于許多呼吸、心血管和消化系統疾病,煙草和二手煙是潛在的致病因素。”福建省醫院呼吸內科主任謝寶松說。
在謝寶松看來,雖然危害巨大,但許多人仍然沒有足夠重視它。因此,有必要加大科普力度,在全社會宣傳煙草的危害。與此同時,只有加強對吸煙的控制,并將其納入公眾意識,禁煙才能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目前,在一些城市禁止吸煙的地方,吸煙仍然很難控制。例如,許多樓梯井、電梯走廊、消防出口等。已經成為新的控煙死角。一些吸煙者缺乏法律意識,正在尋找隱藏的地方來“吸煙”。
在北京,全面禁煙已經實施三年了。根據北京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信息,經過三年的煙草控制,北京的吸煙人數已經減少了大約20萬。
在杭州,“控煙令”的適用范圍也從“縣(市)所在城鎮的公共場所”擴大到“杭州市行政區域的公共場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