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上海市健康大講堂“無煙日”專場活動獲悉,上海9年立法控煙之路取得積極成效———出臺我國內地第一部由省級人大頒布的控煙法規,催生了人類歷史上首個“無煙世博會”,在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召開之際開啟“天花板下全面禁煙”時代,一系列矚目成就被世界衛生組織授予“世界無煙日獎”。
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表示,下一步將組織相關部門對餐飲場所、休閑娛樂場所等開展專項執法,并針對電子煙興起、吸煙年輕化等新特點提出綜合治理措施。
2010年3月1日施行的《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是世衛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在中國生效后,中國大陸地區首部由省級人大常委會通過并頒布實施的地方控煙法規。《條例》催生了首個“無煙世博會”。2017年3月1日,《條例》修正案施行,上海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全面禁止吸煙。
兩年時間成績斐然:控煙執法效率顯著提升;市民對室內全面禁煙的支持率達99%以上;各類場所吸煙發生率顯著下降;禁煙場所對違規吸煙行為勸阻比例大幅提高;逾八成受訪市民表示愿意積極參與控煙。為此,上海市人民政府被世界衛生組織授予“世界無煙日獎”。
今年是上海立法控煙的第十年,市衛健委副主任、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吳凡認為,上海控煙工作雖取得巨大成就,但依舊任重道遠:老問題尚未解決,新挑戰又到眼前。例如,部分公共場所如休閑娛樂場所和餐飲場所尤其包房,仍是違法吸煙“重災區”;隨著新型煙草煙霧制品如電子煙興起,吸煙行為呈年輕化趨勢,25歲至44歲的成人吸煙率及女性吸煙率在上升。
吳凡表示,上海將繼續加大宣傳,監管部門將加強執法力度和管理措施,督促場所管理主體落實控煙管理制度。在互動環節,華山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龔益建議,如果戒煙藥物能進入醫保范疇,病人戒煙的意愿和依從性可能會更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