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則我們刊登的“為防鄰居抽煙裝四層簾”的事件中,記者新聞采訪中反映出的矛盾比較尖銳:
01
樓道里能不能抽煙?
林女士一家受不了煙味,多次溝通無果,因此裝了四層門簾造成出行不便,而吸煙者以在自己家門口吸煙不犯法為由也拒不改變,那么,林女士給出的建議是:“您走幾步就是樓道,您可以去樓道吸呀。”
雖然這一建議沒有被采納,但我們不防反問一句:去樓道吸不就可以了嗎?
面對前來幫助協調問題的記者,沈先生說平時已經做到節制了,看到孩子經過都會主動將煙避開或者直接掐掉。但林女士的態度令他不能接受,話不好好說,不好好溝通,還在樓道里貼侮辱人的字條:我們13樓有一個老煙鬼,這點是最讓人接受不了的。她想讓我戒煙,我戒不掉的,法律如果規定在樓道里不能抽煙那我也就不抽。她如果態度好點,我也不會這樣。
樓道吸煙
那么樓道能不能吸煙法律上有規定嗎?
《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第五條規定: 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
也就是說,所有室內公共場所都是禁煙的,樓道正在此列。所以,樓道吸煙是真的不可以。
他應該去哪里抽呢?
有網民問,樓底下,小區里抽煙可不可以呢?不帶頂不帶蓋兒的露天場所應該是可以的,但小區人流密度大,在小煙吸煙煙氣多少應該也會影響到周圍的人。
馬路上可不可以呢?
馬路上吸煙不少見,但在馬路上吸煙也有備受爭議之處,尤其是煙頭隨手丟的問題,剛剛在幾天前引發廣泛的社會爭議。
5月4日,河南鄭州,一環衛大爺在地鐵口掃煙頭氣得臉通紅,他稱附近煙頭多是黑車司機扔的,發現一個煙頭他要被罰7塊錢,他曾1天被罰260元,而1天工資才86。這件事曝光后很快上了微博熱搜。
消滅馬路煙頭,不是從扔煙頭端解決問題,而是處理環衛工人,不能不說是本末倒置,嚴重跑偏。因為扔煙頭是隨時動作,若制止不了扔煙頭,即便讓環衛工人疲于奔命地掃,“無煙頭”狀態也是暫時的。那么,如何從扔煙頭端解決問題便有關文明吸煙習慣的培養與倡導和文明吸煙環境的建設,這又是一個爭議問題,我們后文會提到。
02
對明知吸煙有害還堅持要吸煙的人群怎么辦?
在這些因“煙”引發的爭議中,煙民都是矛盾的焦點。
甚至可以說,煙民無一例外飽受道德方面的指責。
比如在本次事件中,這位老煙民也反復提到自己并不是“不講理”的煙民,在有人尤其是有孩子的地方從不抽煙等……但即便如此,在新聞下方幾千條留言中,仍然絕大多數都是罵他的,而且為數不少的人覺得他“該死”,因為他吸煙,這一條就足夠了。
在我國三億多煙民中,類似這位煙民的人其實是大多數,最普通的一個煙民,不壞,講理,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就是不想戒,他們吸煙的理由也很簡單:
一、習慣成自然。說不出為什么,不知不覺就拿出來點上了。
二、為了社會交往,人際關系,敬一支煙拉近心與心的距離更方便溝通。
三、科學研究發現吸煙確實可以消除疲勞,增加注意力。
四、調節情緒是人們吸煙的主要誘因。
很多煙民接受采訪時都說過:難過的時候就抽一支。
ta們笑的很苦澀的說道:不能總哭吧!
不是煙民的人,很難理解他們的困境!
這么龐大的一個群體,他們應該到哪里去吸煙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