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第一個世界無煙日是1988年4月7日。自1989年起,世界無煙日改為每年的5月31日。世界無煙日的意義是宣揚不吸煙的理念。而每年皆會有一個中心主題,表示一個在該年在關于煙草和不吸煙方面特別值得關注的話題。世界各地都會為響應而在當日舉辦不同類型的宣傳活動。今年5月31日是世界第32個世界無煙日。每年無煙日里話控煙,總有一番感慨。那么今年說些什么呢?
一、各負其責
在公共場所控煙這個大局上,我們政府相關部門及公共場所主管部門及個個行為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其中,要各負其責,不得懈怠,不得推委。國務院及相關部委要站在世界大格局角度,切實抓好控煙覆約,并指導各省市制訂相應控制吸煙條例;中煙公司要切實遵守控煙覆約規定,遵守國家“總量控制、稍緊平衡、協調發展”煙草發展方針;要督促各中煙企業加大新技術創新力度,加快低焦優質新品研制,為煙民健康著想,同時要加大文明吸煙環境的創建;各省市要結合實際制訂科學有效控煙條例,并嚴格執行落實。公共場所主管部門要切實覆行管理之責,依據條例在公共場所作好標語、圖片宣傳,發放相關資料,在重點公共區域安排專職監督員加大監管,按規定建好吸煙室;衛生監督所要依據條例定期對重點公共場所檢查,尤其是醫院,學校,婦幼保健院等要重點核查;煙民更要自覺遵守公共場所秩序,遵守控煙條例,自覺做到不在公共場吸煙,作一個文明吸煙者,決不隨意吸以影響和干擾不吸煙者,給他人造成“二手煙”危害。再者卷煙零戶也要擔負起宣傳與引導之責,勸導煙民要加強自律,不要在公共場所吸煙,要堅決杜絕向未成年人賣煙。在公共場所控煙工方作方面人人都是主翁,沒有旁觀者,更不能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之心態。各級政府、各職責主管部門以及每個公民都應該各負其責,各司其職,既要有責任擔當也必須有自我義務。
二、創新思路
在公共場所控煙方面,要想有所突破,取得實效,那么必須創新思路。一是在宣傳上下功夫。公共場所控煙宣傳不能搞一陣風,更不搞突擊化,而應該保持常態化,持續化,多樣化。除了張貼廣告語、宣傳畫,可適當發放宣傳冊,宣傳車播放等形式。二是在監管上作文章。監管要突出薄弱點,強化死角,重點監督城郊結合部,婦幼密集區等。三是嚴格執法。對于違反公共場所控煙行為的當事人或責任人要嚴厲問責,決不姑息遷就,對公共場所吸煙現象堅決說“不”。只有嚴格執法才會產生震攝力,產生影響力,從而達到預期目標。四是工商聯動。要想真正實現公共場所無煙化,那么必須做到工商聯動,形成有力屏障。在卷煙新品研制上下功夫,突出低焦微害。在包裝合上要明示吸煙危害身心健康警示語。執法部門要做到無私執法,無畏執法,確保公平。唯有創新,才能持久;唯有創新,才能發展。因此創新思路與方法,突出實效不僅重要而且必要。
三、防止三化
雖說過度吸食煙草對人肝、肺、氣管等器官會產生一定危害,尤其是增加肺癌風險。但是造量吸煙也有一定積極作用,如提神解困、消除疲勞、緩解壓力等。我國種植煙草歷史悠久,社會需求旺,消費者眾多。每年上繳數以千萬億煙草稅,有力促國家經濟及民生事業發展。同時行業不斷加強自律,優化形象,積極參與賑災濟困,扶貧助學等社會公益事業。因此從某種角度講在我國煙草業的存在有歷史基礎,也有現實需求。一刀切式控煙既不合情也不合法,當然放任其無限擴張也不妥。因此在控煙工作方面要堅決防止“擴大化”、“片面化”、“絕對化”等“三化”錯誤傾向。本著“科學控制,合理引導,加強監管”的原則,堅決禁止公共場所隨意吸煙行為,要積極創建文明吸煙環境建設,在重要公共場所,人群密集區域設立吸煙室,規范吸煙行為。消除“三化”錯誤傾向,促進煙草業健康高質量成長,使之在社會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中做出重要貢獻!
總語:就目前情況來看,控煙工作是永恒的話題,容不得半點疏忽與松懈。無煙日里話控煙意義大,責任重。但我認為為確保公民身心健康,必須持之以恒,狠抓不懈。同時我覺得“話控煙”不只在無煙日,而應天天,時時,使煙民產生一種意識,形成一種習慣,才能真正產生實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