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中國控煙協會發布2018年度熱播國產影視劇煙草鏡頭監測結果,電影《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獲“臟煙灰缸”獎。當日,中國控煙協會還發布“致影視界的公開信”,呼吁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對于有過多煙草鏡頭的影視劇作品,取消其參與評優活動資格。該協會表示,影視作品中吸煙鏡頭嚴重削弱了人對煙草危害的認知,吸煙影視鏡頭對青少年嘗試吸煙有非常重要的誘導作用。(中國新聞網)
《邪不壓正》片段截圖(圖片來源于網絡)
控煙協會每年都會評比“臟煙灰缸獎”。此前,《我不是潘金蓮》《老炮兒》《讓子彈飛》等熱播電影都曾獲頒該獎項。年度“臟煙灰缸獎”這件事,在筆者看來是讓人有些“哭笑不得”的無奈。且不說筆者所想,咱們來看看大眾輿論的反應——
中國新聞網官方微博在21日15時56分發起投票:“你是否贊成影視劇煙草鏡頭過多禁止參評獎項?”截至筆者寫作時間(6月22日22時整),“不贊成,不能以偏概全”為得票最多選項,共20.8萬票,約占總票數的75.1%。
然后,來看看微博關于這消息的反應——
以上圖片來源于微博截圖
如此說來,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因為大多數人對此做法持否定的態度。光是評比這個獎意義何在?難道就是為了貶低影視劇中過多的“吸煙鏡頭”,就是為了說明這種行為的“危害性”并且投訴它引起了不良的“誘導作用”?
在筆者來看,每年的“臟煙灰缸獎”都很滑稽,畢竟,這種做法對于控煙來說不光治標不治本,還一點實質意義也沒有。
“近幾年,電影、電視劇中的吸煙鏡頭已經有所減少。”中國控煙協會副會長、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原巡視員廖文科表示,但站在“健康中國”建設的高度,吸煙鏡頭減少的幅度還遠遠不夠。希望國家影視主管部門加大監管力度,確保此前發布的相關規定落到實處。
2011年發布的《廣電總局辦公廳關于嚴格控制電影、電視劇中吸煙鏡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電影和電視劇中不得出現煙草的品牌標識和相關內容;嚴格控制與煙草相關的情節和鏡頭;對于有較多吸煙鏡頭的電影、電視劇,將不納入國家影視主管部門舉辦的電影、電視劇評優活動。
其實,上述《通知》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的嫌疑呢?就因為有關部門從來沒有去做應該為之的事——影視劇分級,就要嚴格限制影視劇里與煙草相關的情節和鏡頭,并把這些內容作為這些影視的“問題點”而不能進行國家影視主管部門舉辦的評估活動,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影視劇中如果連與煙草有關的情節和鏡頭都要處置,因為這些既然這被認定為是“負面”的內容,那么,影視劇中與謀權、宮斗、罪犯,暴力等有關的負面內容是不是更要禁止?一支小小的煙就能“嚴重削弱了人對煙草危害的認知,吸煙影視鏡頭對青少年嘗試吸煙有非常重要的誘導作用”的話,那么,謀權、宮斗、罪犯,暴力這些負面情節難道不會引起更大的問題和更深的影響?如果沒有這些鏡頭,是不是社會也能更和諧,人與人之間相處也能少一些負面,多一些正面?這樣顯然是不可能的。
影視劇作為藝術的表現,呈現給人們的是一種藝術形態。人們都有自己的“三觀”,不會因為一部影視劇而受較大或較多的影響。
在國內,不光很多影視劇,還有很多游戲和動漫也并不是“全齡段”的。在分級制度健全的國外,很多影視劇都要標明分級并配有“父母陪同”字樣等。
我們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在于讓人們知道煙草危害進而達到控煙成效,而不是用讓煙草消失在影視劇中,以求達到良好的控煙效果。國內影視劇作品良莠不齊,但是也不能用一個“臟煙灰缸”獎就把一些優秀的影視劇作品進行“一刀切”,讓它徹底失去評優資格。這樣一來,眾多優秀的影視劇作品便在一線犧牲了,后補上來的作品未必是好作品。
控煙不能從減少煙草鏡頭做起,而應當從基本做起。城市控煙做得好與壞,與影視劇中的一支煙,沒有太大關系。
在文化產業繁華發展的今天,我們不應避重就輕,抓著一支煙去喋喋不休。如果我們能有健全的分級制度,那么,“臟煙灰缸獎”就沒有它存在的價值。一個“吸煙鏡頭”并非有問題,可是卻一直被詬病。
控煙,更重要的是從源頭抓起,從基本抓起,從本質抓起??責煵荒茏ブ耙曌髌凡环?#xff0c;而應該用理性的眼光審視控煙,控煙之路才可以越走越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